全宗号 41《甘宁青电政管理局(甘宁电政管理局)》
(一)机构沿革
1929年1月17日,国民政府交通部令:甘肃及宁夏合设一局,名为甘宁电政管理局,驻地兰州。1930年4月7日,交通部训令,青海电政划归甘宁电政管理局实际管辖。但管理局仍沿用原名。1934年7月3日,甘宁电政管理局根据交通部公布《各区电政管理局组织通则》规定,局置总务、业务、工务3课,各课均分3股,实行局、课、股三级管理体制。1936年10月1日,甘宁电政管理局公布《组织通则》和《办事细则》,后者共分通则、职掌、权限、考勤、文书、会计及出纳等6章42条。1938年10月,甘宁电政管理局内部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分工明确。其组织系统为:局长下设各等电报局、无线电台、报话代办处,会计主任。局内部又设总务、报务、工务、话务4课,各课均分3股办事。总务课下设庶务、文书、出纳3股;报务课下设营业、有线、无线3股;工务课下设材料、机械、线路3股;话务课下设营业、市内、长途3股。1943年10月,电信总局核定甘宁电政管理局主管人员及各课股佐理员名额为65人至85人,增设会计课,主管人员设工程师1人,股的设置也有增减调整。1943年,交通部电政司改组为邮电司,成立电信总局。甘宁电政管理局行政归邮电司领导,业务归电信总局管理。甘宁电政管理局所辖各等电报局数,至1943年增加为63处,员工人数增加到974人。次年,局数增为66处,员工达1078人。1944年2月1日,奉交通部令,甘宁电政管理局更名为“甘宁青电政管理局”,直至1949年。
(二)档案内容成分
馆藏甘宁电政管理局全宗档案共计370卷,上架排列长度4.8米。起止年代为1930年至1949年。主要内容有:
1.综合
(1)规定章则。交通部、甘宁电政管理局关于电信业务、人事机构等方面的各种规定办法。包括:修正电报技术员章程,报话处理规章,电报电话营业代办处章程,政军机关架装电话办法,拍发军电办法,军事机关部队寄递外国邮件办法,长话业务处理办法,电报稽延、传递处理办法,线路维护办法,电信机关疏散、撤退及结束办法,粮情电报特约办法,甘宁电政管理局组织章则、办事细则。
(2)会议报告。甘宁电政管理局局务会议、工作检讨会议记录,附属机关举行工作办法检讨会议记录,电政会议提案,交通联系会议文件,福利委员会议记录,青年志愿军登记处座谈会议记录,电政会议提案申请报告,1936年兰州至各地线路通阻报告,调查宁夏区边疆情况报告,电政状况调查材料。
(3)机构人事。电信局所增减、福利委员会、防空哨队等机构设置的往来文件,人员录用、调派、处分、请假、退休、叙正、定级、考绩方面的电、代电、训令、指令、呈,组织职掌、职务分配表,技工名册,人员调查表、志愿书、保证书、成绩表,人员训练名单。
2.业务
(1)工务。线路工程计划,线路调查表,工程进展动态表,工程工务报告单,工程线路辖区图、机线图、线路维护图、表及甘肃省防空哨联络图,兰州至西宁、泾川至西峰、徽县至成县等线路整修工程文件,防空机构专线架设维护的文件,工程杆线详记,扩充修机室计划以及其他电杆订购验收、机线查修维护、移拨、催修、窃线罪犯缉拿、专线撤除方面的往来函、电、训令等文件材料。
(2)电信。报话营业状况调查表、长途电话调查表、载波开放时间表,筹办开放兰州、张掖、永昌、高台等处长话业务往来文件,1937年“双十二”事变后各局长话开放恢复情况电文,报务方面的业务通令以及派驻监视员、调查遗失话机、查询电报稽延、无线电路联络、航空情报、气象电话等业务往来文件。
3.财务
甘宁电政局概算分配表、收支计算比较表,修订会计科目及办法的文件,材料计价、计账办法,架设、改筑线路工程概算、明细簿以及费用开支往来函电,1940年由电政司调拨电台费用开支文件,人员薪级表、待遇补助表,同仁公益分会收款报告单,电报机械修配经费预算、电话费列支文件,电子管单价表等材料。
除此,还有无线电学讲义资料、电报技术学习资料,房屋登记表、租房合同等方面的文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