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名人档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名人档案

段会宗

发布时间:2019-06-25 18:01:22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ae51f3deb48f8c54fa89d34138292df5e0fe7f01.jpg

段会宗(前84-前9年),字子松,西汉陇西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人,西汉名将。

  秦汉时陇西、天水地属边郡,与氐羌等少数民族杂处,民风质朴又尚武劲悍,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段会宗,以通达边事、勇武果敢见长。

  西汉自汉武帝反击匈奴获胜,张骞出使西域后,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由此开通,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得到空前加强。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治所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管辖西域36国。从张骞通使西域到西汉末年,汉王朝前后曾有18位文官武将前往西域通使出任都护之职。这其中,段会宗曾两次出任西域都护,又四次出使西域,平定了乌孙内乱,增进了中原与西域联系,成为深受西域各族人民爱戴和拥护的使者。

  汉成帝竟宁元年(前33年),时任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县令的段会宗被朝廷推举为西域都护加骑都尉、光禄大夫衔,第一次出任西域都护。三年任满回朝,拜为沛郡(今江苏沛县)太守,后迁雁门太守。段会宗回国后的第十年,西域诸国首领强烈要求他再任西域都护。汉成帝第二次派段会宗出使西域,再任都护职两年。

  段会宗在都护任内,积极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打井、铸铁、耕作、水利等农业生产技术,使许多瘠土变成了沃田,对发展西域农业、安定人民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和西域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还协调西域诸国关系,宣扬了国威,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因而深得西域各族上下的信任与拥护。

  当段会宗二度出任西域都护使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他的好朋友谷永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认为六十之人明哲保身才是上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若子之才,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仑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告诫他勿求奇功,见好就收。段会宗一到西域,感于西域各族的厚礼效迎,早把好友谷永的劝告忘到九霄云外,而是老当益壮,一心以国事为重,奔赴西域各地,尽心竭力处理各族纠纷,宣示朝廷政令。一时各国晏然,百姓乐业。

  段会宗卸任之后,西域乌孙等国纷争不断,外交经验丰富的段会宗受朝廷指派,于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永始三年(前14年)、元延二年(前11年)、元延三年(前10年)四次专使乌孙,解决乌孙内乱。段会宗也因此受到朝廷重赏,封为关内侯。汉元帝元延四年(前9年),段会宗因长年奔波而染病不起,病逝于乌孙,时年75岁。西域各国感其恩德,不约而同为其发丧,并立祠纪念。

  乌孙是西域大国,为了安抚,汉廷曾将两位公主嫁到乌孙,因此对乌孙的纷争相当重视,而派一位使者四次专使也是绝无仅有,加上两次出任西域都护,前后六使西域,使动荡的西域形势一时安定下来,为保障丝路畅通和朝廷政令通达,密切中原与西域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因此而受到西域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张葆英 编辑整理)

timg.jpg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