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史话今鉴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史话今鉴

“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今天的儿童”

发布时间:2020-06-02 09:27:17  作者:刘守华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1950年6月1日,毛泽东为儿童节题词。 中央档案馆藏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1950年的“六一”,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儿童节,也是世界首届国际儿童节

    确立6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节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悼念1942年6月被德国法西斯枪杀的捷克利迪策村儿童,及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会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设立为国际儿童节,以保障世界儿童的生存、保健、受教育和抚养等权利。

 12月23日,刚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第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了《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旧中国4月4日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确定6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节。

 1950年4月23日至27日,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会议召开,颁布了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旗、队歌、队员标志、队礼、誓词及口号等。中国少年儿童队是新中国孩子们自己的组织,成立于1949年10月开国大典之后。此时,中国少年儿童队队员已发展至47.8万余人。各学校自建队以后,入队同学更加努力学习,更加自觉遵守纪律,成绩大大提高,很多队员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模范。

 5月初,为了庆祝首届儿童节,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等11家人民团体和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组成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筹备委员会,负责筹备庆祝大会的召开,并号召全国一切关怀儿童幸福的各界人士和父母们,要在6月1日这一天,在全国范围内检阅儿童工作,推进保卫儿童权利事业,为儿童们创造幸福的生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首届儿童节也十分重视,毛泽东主席挥笔题词“庆祝儿童节”,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纷纷为孩子们题词。

    首都隆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大会

    1950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现场

“庆祝‘六一’儿童节,要让凡能参加这一节日的儿童尽情快乐一天。”1950年6月1日,全国各地举行了庆祝会、联欢会、展览会、招待会、妈妈会、放映电影、收听广播等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这一天,首都北京阳光明媚,中山公园里红彤彤一片,五星红旗、少年儿童队队旗和鲜艳的红领巾交相辉映,5000余名少年儿童来到中山公园音乐堂,参加庆祝第一届国际儿童节大会。苏联、朝鲜、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等兄弟国家的小朋友和他们的母亲也应邀出席。

 大会主席团由20多位北京小朋友、1位苏联小朋友、2位朝鲜小朋友和十几位首长及人民团体领袖组成。12岁的北京少年儿童队队员蔡之相被选为大会执行主席,他在开幕词中说:“因为有了毛主席和共产党的爱护和培养,中国的儿童们今天才能快乐地度过自己的节日。小朋友们要用实际行动,好好学习,为实现伟大理想,争取世界和平而奋斗。”

 随后,大会播放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对孩子们的讲话录音。他首先向孩子们表示节日祝贺,祝福孩子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接着,他又对新旧社会儿童的处境进行了对比:“中国过去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国民党反动派和外国帝国主义者曾经勾结在一起,压迫全国人民。那时候,中国的儿童们,除了少数官僚地主的子女以外,绝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困苦,吃不饱,穿不暖,更谈不上享受教育和其他儿童们的应有权利了。现在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反动派都已被赶走,新中国已经成立,这才是一个真正能够保护你们的利益的国家,你们将来也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最后,他殷殷嘱咐孩子们:“你们的年龄,现在虽然还小,但要努力学习,学会各种科学知识,并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强壮,准备参加建设新中国的工作,把贫穷的落后的中国变成有高度文化的强大工业基础的中国。”

 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也前来参会并发表讲话。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郭沫若,还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他为大会的献诗《“六一”颂》,“成千成万的白鸽子向全世界送出和平的信号: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今天的儿童”。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1950年6月1日,少年儿童在庆祝大会上向英模代表献花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对儿童的教育和培养,一直很重视,即便是在战争年代,师生们也机智地运用各种方式,坚持学习。

 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敌人,冀中地区的乡村教师们就将小学搬到村外。老师发出暗号后,躲在青纱帐里的孩子们就背着草篮、粪筐,拿着锄头、镰刀钻出来,集合上课。坟场或树林里,凡是隐蔽的地方,都可以做临时课堂。上课时间也不固定,有时白天,有时夜晚。师生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地学习文化。

 伴随着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获得了政治及经济上的翻身,他们学习文化的愿望更加强烈,特别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为此,许多新解放地区的小学,先后开展了恢复和整顿工作。经过整顿,至1949年,华北地区已有初、高级小学5.1万多所,小学生325万余人,教师7.6万余人。新解放城市的小学,执行了新解放区的文教政策,迅速复课,学校也有所增加。各个小学校普遍开展了爱国家、爱学习、爱劳动等活动,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儿童教育更加重视。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中,除一般地规定了包含儿童教育在内的文化教育政策以外,还在第48条中特别规定了要“注意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也以保护儿童利益作为立法基本原则之一。

 当时,全国约有小学30万所,入学儿童2000余万人。有些地区入学儿童的数目已较新中国成立之前大大增加。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一些老解放区,劳动人民的子女已占入学儿童的多数。人民政府还特别强调,学校教育要为工农兵子女敞开大门,设法使失学而又可以入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尽量上学。并且要为尚不能有全部时间上学的儿童,开办利用部分时间上学的学校、识字班等。

 当时,北京市失学儿童约有8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子弟,而全市小学仅能接纳新生3000多人。为了解决大批儿童入学难问题,市政府采取了鼓励各中、小学积极开办儿童补习学校、幼稚班,或与成人一起学习等办法,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能够有学习机会。截至1950年5月底,全市城区共开办儿童补习学校195所,771个班,学生达2.1万人,此外,还有数千郊区学生。儿童补习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管理也都逐步走向正规化,规定6年毕业,每年上课40周,每周上课6天至7天。课程包括国语、算术、常识等,教科书采用正规小学课本。考试、升级、转学等制度也尽可能与正规小学接轨。经过学习,不少学生成绩达到了普通小学水平,还有部分学生转入正规小学,或升入初级中学学习。

 当时,各补习学校教员来源主要是原有的小学教员和中学生。但小学教员一般在本校的工作量已经饱和,很难再抽时间到补习学校上课。而中学生因所在学校要求参加课外集体活动,活动结束后再赶到补习学校上课,常常迟到,影响了儿童上课时间。不得已,一些补习学校只能请“小先生”(小学里的学生)来上课,虽然暂时解决了一部分教员荒问题,但由于他们的文化政治水平都还不够高,讲课时常常出现错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这种情形下,北京市文教局广开渠道,一方面通过大、中学团组织,动员成绩优良、工作积极的同学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又动员地方知识分子前来教课,由此又增开了350个班,增加了1.4万名失学儿童入学。

 当时,上海市也创办了675所工人子弟晚班、儿童晚班和14所特殊儿童的教育机构,吸收了大量劳动人民子弟入学。对流浪街头的儿童,也逐渐收容到儿童教养所里,予以教育或授以生产技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及其他文教团体还为少年儿童出版了七八种报纸和杂志,作为学校的补充教材,受到少年儿童喜爱。广播电台也开办了儿童广播节目,定期为少年儿童广播。国家还号召教育工作者、作家、美术家、科学家,及关怀儿童幸福的文化工作者,共同为新中国儿童创作新的、思想健康的、内容充实的、为儿童所喜爱的、形式多样的新读物和新画刊。

 孩子们从未体味过这样欢乐、幸福的童年,北京一名小学生用稚嫩的笔给毛泽东主席写信,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的感激之情,“敬爱的毛主席:今天是儿童节,我们都很快乐地过着这个日子……我们过这样快乐的节日还是第一次。在解放以前,我们大部分是卖报的、卖糖的、捡煤核的贫苦孩子。解放军解放了北京,我们这群劳动人民的子女才翻了身,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劳动人民在新社会里的确受到了重视和爱护。共产党和您真是我们的救星……”

    儿童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12岁的少年儿童队队员蔡之相在北京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少年儿童工作是树人,也是建设新中国的基础工作。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百废待兴,困难重重,儿童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为了迎接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 更进一步开展儿童工作》,对全国儿童工作者提出了三点希望:

 第一,儿童工作者应当认识儿童是未来的主人,是新中国的未来的建设者,儿童保教工作,是有关民族健康和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我们必须经过长期奋斗,才能根本扫除旧中国遗留给我们的贫穷、愚昧、不卫生和各种灾害。新中国许多儿童还过着困苦的生活,有很多的儿童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营养和合理的保育,有很多儿童还没有获得入学的机会。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的任务。

 第二,儿童工作者应当努力保护和发展儿童身体的健康,并引导儿童学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儿童是人生的春天,必须在这个春天,播下良好的种子,进行适当的灌溉,加倍地爱护和培育,使儿童将来长大成人的时候,就能成为伟大的人民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

 第三,儿童工作者必须很好地学习,树立新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儿童服务。要把儿童工作当成自己光荣的革命事业,用自己的努力,从各方面推进儿童保育和儿童教育事业的开展。

 70年过去了,当年的儿童,早已是人们眼中“未来世界的主人”;当年播下的种子,也早已成长为建设祖国的真正栋梁,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历史的延续需要接力和传承,今天的儿童,又将成为新一轮“未来世界的主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5月29日 总第3531期 第一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