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揭开解放战争序幕 ——1946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中原突围致电中原局

发布时间:2023-07-04 09:27:11  作者:高雪萍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解放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人说,谁控制了中原,谁就能夺取全中国。所以,蒋介石一直将活动于中原的共产党军队视为心腹之患。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调集20多个师(旅),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到1946年6月,中原解放区已被缩小到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狭长区域内,面积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6月中旬,蒋介石密令对我中原部队严密封锁,分进合击,彻底消灭。敌军30万重兵将只有5万人的中原军区部队团团围住,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国民党紧锣密鼓地加紧做进攻准备之际,1946年6月21日,我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关于突围问题给中央发电,建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23日,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致中原局的复电:“(一)廿一日电悉所见甚是,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二)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免延误时机,并保机密;(三)望团结奋斗,预祝你们胜利。”


1946年6月23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致中原局电报(手稿)。 中央档案馆藏


 26日拂晓,国民党军队兵分四路向我中原军区部队发动了进攻。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原军区除留下一部在原地坚持,另以一个旅伪装成主力向东转移迷惑国民党军队以外,主力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于7月1日全部越过平汉铁路,其他部队也都灵活机动地突破了敌人的内层包围圈,取得突围的首战胜利。

 根据全国战局的变化,毛泽东再次电告中原局:“牵制大批敌军,在敌后创立根据地,是我中原军的光荣战略任务。”毛泽东还电告他们:“整个突围战役是胜利的,敌人毫无所得。你们这一行动已调动程潜、刘峙、胡宗南三部力量,给反动派以极大震动与困难,故你们的行动关系全局甚大。”

 遵照中央在敌后创立根据地的指示,我中原突围北路部队于7月下旬进入秦岭地区,8月初成立鄂豫陕军区,执行创建游击根据地的任务。南路部队进入鄂西北的武当山一带,于8月下旬组成鄂西北军区,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在突围中担负迷惑和牵制国民党军队任务向东转移的一个旅,转战20余天,跋涉千里,向东进入苏皖解放区,编入华中野战军序列。留下坚持的一个旅,则分散在大别山区开展游击斗争。

 就这样,我中原军区各路部队先后胜利突围,完成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主力,建立了两块根据地,并留下小部分兵力坚持原地斗争,牵制国民党军队30个旅的兵力。他们的行动,在战略上策应了华北、华中解放区军民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受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我中原部队的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建立起新中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6月9日 总第3994期 第二版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