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史话今鉴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史话今鉴

妙高峰下 恰同学少年 ——青年毛泽东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情缘

发布时间:2024-01-24 10:31:13  作者:王明贵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江苏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得了辛亥革命果实。在湖南新军服役的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结束,便重新考虑自己的前程,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他先后报考了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公立高级商业学校。1913年春,经过认真考虑后,他认为自己最适合教书,于是考入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1914年,该校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第一师范”)合并。自此,其开启了在第一师范的求学生涯。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1914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教员学生一览表封面及内页。湖南省档案馆藏

第一师范是当时一所比较民主开明的学校,其规模、师资和设备,都是毛泽东以往读过的几所学校所不能比拟的。校章规定的教育方针“除照部定教育宗旨外,特采最新民本主义”,即“道德实践”“身体活动”“社会生活”,“各种教授应提倡自动主义”,强调对于学生人格和学识的全面培养。

进入第一师范后,毛泽东广泛阅读省内外各种报刊。他回忆说:“我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总共只用了160块钱——里面包括我许多次的报名费!在这笔钱里,想必有三分之一花在报纸上,因为订阅费是每月1元。我常常在报摊买书、买杂志。我父亲责骂我浪费,他说这是把钱挥霍在废纸上。可是我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1911年到1927年我上井冈山为止,我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

在校期间,毛泽东专心钻研哲学、史地、文学等。1915年6月,他在给朋友湘生的信中写道:“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精心制订自学计划,读书不倦,时常通宵达旦。对于所学,他力求深入,融会贯通,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大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资治通鉴》,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到湖南省县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格修养和民族智慧,给青年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7年前后,毛泽东读了大量关于哲学、伦理学的书籍。1917年8月23日,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提及,“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通过改造和普及哲学、伦理学来变换全国的思想,这就是救国救民的根本道路。同年秋,杨昌济以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泡尔生(今译保尔森)所著的《伦理学原理》为教材,讲授修身课。毛泽东课上认真听讲,课后细读该书,写下了1.2万余字的批注,对书中一些伦理学和哲学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习《伦理学原理》期间,他撰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不仅获得满分,还深受杨昌济的赞赏。

由于毛泽东经常与蔡和森、张昆弟等人讨论宋明理学,研读朱熹编的《近思录》《四书集注》《朱子语类》等,所以他还会用这些观点与《伦理学原理》进行比较,如“孟轲之义内,王守仁之心即理,似均为直觉论”“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等。此时的毛泽东在哲学、伦理学的王国里寻觅着、遨游着,他从中外文化里汲取营养,又闪烁着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的智慧。

历练中成长 积累中沉淀

1915年11月,毛泽东被选为第一师范学友会文牍,负责起草报告,造具表册和会议速记。这一职务他连任了四届,直到1917年10月,当选为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在他的带领下,学友会不仅积极组织各种课余的学术和体育活动,还负责了当地工人夜校的筹办工作。

10月30日,毛泽东用白话文写了一则夜校招生广告,倾吐出为失学工人分忧解难的拳拳之心。“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句白话。列位最不便益的是甚么,大家晓得吗?就是俗语说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现今“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校……教的是写信、算账,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讲义归我们发给,并不要钱。夜间上课又于列位工作并无妨碍……快快来报名,莫再耽搁!”随后,这则广告由教育研究部印发,张贴街头,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他立即召集同学分析了原因后,又带着印好的广告,分别到工人宿舍和贫民区,边分发边宣传,大受欢迎。很快就有100多人报名。11月9日,夜校正式开课。其间,他每天坚持写日志,记载夜校创办的意义、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其中,关于夜校创办的意义,列举了4条:我国现社会的中坚,实为大多数失学的国民,为要达到“造成新国民及有开拓能力之人材”的目的,不能不对这些人进行教育;国人虽天赋、境遇不同,但人人应有受教育的机会;可作师范三四年级学生实习的场所;可通过夜校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

夜校刚刚步入正轨,11月17日,湘粤桂联军与北军王汝贤、范国章部在湘潭交战。北军败走后,王汝贤部在第一师范附近徘徊。当时,第一师范准备将师生疏散到长沙城东暂避。毛泽东则提出,以学友会总务名义,把正在受军事训练的学生自愿军组织起来,布防学校周围山头。当溃军向北移动时,他把学生自愿军分成3队,并联络当地警察分所,由警察鸣枪呐喊,学生志愿军放鞭炮助威。在这种突然袭击下,溃军不知虚实,惊慌失措,纷纷缴械。对毛泽东来说,此事是他生平指挥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事后,大家称其“浑身是胆”。其实,他的大胆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基于对情况的明了和事先的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随后,他又以学友会名义,组织妇孺救济会,援救因战事遭受苦难的市民。

1918年5月10日,距离毕业不到一个月,毛泽东出席了学友会留校成员会议,讨论向下届学友会移交问题。他不仅提出要筹备“独立会所”,以联络毕业同学,谋全省教育的研究和发展,还建议成立交际部,“谋内外之联络,通新故之情愫,图理论与经验结合”。学友会的工作经历为毛泽东积累了大量经验,是他走上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开始。

1918年6月,毛泽东从第一师范毕业,结束了5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第一师范对他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这里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他的思想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了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说:“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2月29日 总第4079期 第二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