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区档案馆 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准确、快捷的优质服务,近日,金川区档案馆对2001年之前,近40年数万卷文书档案及个人婚姻档案进行整理,将其纳入数字化管理中,弥补了过去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档案馆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确保各个工序严格按照档案标准规范操作,档案从出库开始,严格遵循档案整理标准《档案修裱技术规范》DA/T25-2000,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15418-1994《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移交进馆档案质量检查办法》国档发[2003]8号整理原则进行整理。
实施专业化作业。对所有在馆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培训,以保证工作技能的专业化,更大限度的保证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采用专用的软件对档案数字化加工从扫描、图像处理、图像质检、统计监控等进行全程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图像标准、规范、整洁,并完全符合归档的要求。工作期间限制危害性工具(水杯、墨水等)带入工作环境。
进行档案情况的调研。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对档案的纸质情况(纸张的大小、纸质、新旧、破损程度)进行了解,然后结合档案的整理要求,签订个人保密协议,保证档案和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从制度和法制上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档案整理划分。档案整理划分为承接登记、档案出库、拆分编号、档案鉴定、托裱修补、填写卷皮、装订还原、质量检查、移交入库等9个程序。
数字化加工划分。数字化加工划分为扫描、扫描质检、图像处理、图像质检、著录、著录质检、制作目录、批量挂接、数据检查验收(总质检)、数据备份、成果管理等11个程序。
施行组长负责和日报制度。每人每天要向组长汇报本人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与计划存在的差异等,组长通过日报以及抽查的手段,了解进度并实现质量控制,每周一,组长将上一周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和统计,把完成的各种数量、遇到的问题、完成总量的百分率、在例会上通报。对哪些需要整理,哪些需要复印,哪些需要扫描、哪些需要著录额外字段等情况进行明确。
最后归还档案库房。整个过程既要保证档案不损坏,不丢失、不泄密,还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整理和数字化处理,并对已整理的文档进行一致性、唯一性、必填性等多种方式校验,确保著录条目和扫描的图像之间的匹配关系,并保证100%的正确率。确保为查阅提供准确、快捷的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