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记录90后“兰台人”精准扶贫历程(一)
先介绍一下背景:2020年4月20日下午六点,我正在吃晚饭的时候,接到组织部通知,让我由舟曲县档案馆去拱坝镇莱亦诺村驻村帮扶。21日交接完原工作后,我于22日驱车经过3个多小时,来到了150公里之外的莱亦诺村。
一、不解-说服
2015年至2019年4月,我一直参与精准脱贫工作,先后在舟曲县东山镇店子湾村和谢家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同时兼顾单位档案工作。19年4月由于家里爱人生病、父亲身体不适,两个孩子没人照顾,申请才刚回到原单位。现在又让我去,在没征求我个人同意的前提下,我感觉不解,更多是愤怒,爱人现在每个月都要去省城兰州检查身体,父亲身体也没有完全恢复,两个孩子年幼,让我对组织的这个决定极其不能理解。
即使不解,也要服从组织规定,况且全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期,更何况我作为一名党员,该有的觉悟还是应该有的。或许更是一种精神,在我从事档案事业的六年中,已经不知不觉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我称呼它“兰台”精神,档案人独有的气质:默默奉献,坚守初心。于是说服自己、说服家人,今天来到了拱坝镇莱亦诺村,正式开始了我的帮扶之路。
二、不舍-出发
我和老婆自结婚以来,虽然吵吵闹闹一直有,但是感情极好,说不上如胶似漆,也不逞多让。这次的分别还是在老婆身体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老婆不舍,我更不舍。来的前一天晚上,看着老婆贴心的为我准备衣裳、袜子、生活用品.......哎,这个心情,难受夹杂着愧疚。
早上来之前特意去乡下看了一下孩子,可惜的是儿子睡着了,我吻了一下儿子的额头,看着一岁半的儿子熟睡的可爱面容,一股心酸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3岁的女儿天真的问我:爸爸,你要去高山上上班吗?我说:是的。女儿又问我:爸爸你不去行不行?我说:爸爸去高山上上班了才能回来给你买玩具啊。女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当我走出家门,准备出发的时候,女儿在楼上大声冲我喊:爸爸,记得回来看我噢。我不敢回头,只能背对着她,大声回应:爸爸会的。走到车里,擦干眼泪,调整情绪,出发了。
三、到达
莱亦诺村(古羌藏聚居地)位于舟曲县东南部,东邻曲告纳镇,南接博峪镇,西连插岗乡,西北余武坪镇接壤,北与八楞乡和陇南市武都区角弓乡毗邻。电话区号0941,邮政编码746308,距县政府140公里。为纯藏族村,位于高山之上,通公路,没有公交或者私人运营的车辆,至今村民出行的方式大部分仍是通过盘山路走一个多小时,到山脚下县级公路旁等每天固定的几趟车。这些在“百度”搜索来的数据,时刻提醒着我将要面临的语言交流困难、生活困难等等。
四、给自己的寄语----不忘兰台初心,牢记神圣使命
在我从事档案事业的6年中,我一直以“不忘兰台初心,牢记神圣使命”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不忘默默奉献、平平淡淡的档案初心,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现在驻村帮扶我依然会牢记!档案工作和驻村帮扶工作其实都一样,艰辛在于平淡,在于漫长,在于一点一滴平时的积累,愿自己克服困难,不骄不躁,牢记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以一颗平淡之心做好帮扶工作;同时,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