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甘州区自2020年7月被列为全国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第二批试点地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试点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内容、细化进度安排、出台保障措施,省、市、区、乡、村五级联动,在农村基层档案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切实走出了一条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一是推动基层减负增效。制定了“11+6”《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村务管理档案基本目录清单》,清理重复性文件8000多份,全面压缩了基层治理过程中事务性、辅助性等台账资料的归档,既突出基层档案资源建设的精准性,又能全方位反映基层治理的管理流程,为解决基层组织“过度留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维护村级档案的安全完整。指导2个试点乡镇和18个试点村规范整理文书档案5319卷,4758件;会计档案4694卷;科技档案1002卷;社保档案573卷;医保档案65卷;司法档案1265卷;棚改档案375卷;户籍档案83卷;计生档案141卷;土地承包档案307卷;拆迁档案1951件;危房改造档案42卷;精准扶贫档案172卷;房地一体化档案1723卷;照片档案9册;其他档案1697卷。同时数字化扫描乡镇重要档案202卷、28182件;村级文书档案49卷、16363件。行政村如期向乡镇档案室移交了重要档案实体和数字化成果。探索出了村档乡(镇)管新模式,解决了“村无档没人管、年年建档不见档”的问题,有效缓解了村级组织的档案保管压力,使基层档案业务延续性得到显著提高,确保了村级档案存得下来,管得安全,用得方便。
三是增强行政行为的公信力。社会治理类、土地确权类、建设项目类、拆迁工作类档案的规范整理,为矛盾纠纷调处提供有力依据,为实现基层“用权留档、追责有据”提供了有效保障,切实增强了政府裁决和行政行为的公信力。
四是提升基层档案服务效能。档案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推动完善了民生社会事业领域的档案资源建设,为解决群众身边的小、急、难事提供了有效保证。自试点工作开展至目前,已提供档案查阅50余人次,出具相关证明材料100余份,为试点乡镇、村解决矛盾纠纷、生产生活、创业创新等实际问题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