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档案馆党支部“档心向党 奉献兰台” 党建品牌是这样打造的
临洮县档案馆在模范机关创建中,坚持党建引领,围绕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以打造“档心向党 奉献兰台”党建品牌为抓手,以“提升‘三力’、推进‘四化’、突出‘三性’为载体,促进党建工作与档案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档案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提升“三力”,为党管档。一是强化组织功能,提升支部班子核心力。县档案馆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紧压实党支部主体责任、支部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把党建、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切实推动形成了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强化党性认识,提升筑梦兰台向心力。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提出“66394”载体,组织开展集中学习26次、交流研讨4次、专题党课3次,并组织参观了陇右革命纪念馆、初心•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主题展,开展了红色家书诵读、“档案话百年”、《唱支山歌给党听》系列活动及“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行动,在全馆凝聚起了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向心力。三是强化能力素养,提升管档守史执行力。研究制定了《县档案馆“四学四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以学党史提升政治能力,学法律提升法制能力,学业务提升专业能力,学先进提升干事能力为内容的“四学四提升”活动,全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法制意识、专业水平和干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推进“四化”,为国守史。一是加强设施配置,推进馆库建设标准化。大力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总投资1321万元的县级档案馆于年初全面建成使用,总建筑面积3292平方米,设置各类业务用房28间,其中库房4间908平方米,安装密集架523组,并配备安装了监控、温控系统、固体灭火装置等设施设备,各类档案资料顺利搬入新馆。二是健全工作制度,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联防体系,修订完善档案保密、查借阅、信息化管理、开放档案提供利用、库房管理等制度8项,配备保安、保洁各1名,实行24小时值守、常态化除尘,确定专人管理库房、开展数字档案检索利用,保障了档案的实体和信息安全。三是加大征集力度,推进馆藏资源多样化。按照“双套”进馆要求,接收重点项目、疫情防控、农业农村等方面档案2068卷,34572件;征集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临洮的视频83.9MB、照片12张,《定西足迹——档案印证定西发展》《致敬祖国》《临洮英模英烈故事集》等资料712件、光盘45张、照片251张。四是加快信息建设,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大力推进“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聘用专业工作人员4名,开展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和扫描工作,累计完成全文扫描342.5万幅,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55%以上。
突出“三性”,为民服务。一是服务中心大局,突出资政育人秉承性。大力挖掘临洮红色档案资源,编辑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临洮县委员会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汇编》《对越自卫反击战史料集》等资料。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重要节点,向全市档案史料展提供照片资料50余张、临洮党史展提供资料169卷15件。二是服务基层单位,突出培训指导专业性。全面推行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采取“指导培训+跟踪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指导完成达标升级单位22个,指导18个乡镇323个村全面完成精准扶贫档案13045卷。三是服务广大群众,突出惠民利民实效性。不断优化档案利用服务能力,实行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茶相敬、一份真诚办事、一声再见相送的“六一个”服务模式,接待档案利用者478人次,提供档案364件,复印档案536页,档案利用者满意度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