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市州聚焦
工龄有差错 档案作凭证——定西市安定区档案查阅利用社会效益事例
发布时间:2021-11-22 10:02:58 作者:刘军廷 来源:安定区档案馆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安定区档案馆全面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关招工、聘用、任职、教学、婚姻、调动等方面的档案资料,提供利用 1698卷,出具证明材料 1172份,复印 3772张,查阅利用 1070人次,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尹某某同志自1974年-1984年期间在石峡湾中心小学做了多年的社请教师,后教育制度改革,离开了教师岗位,现临近退休年龄,希望当年的代课工龄能纳入退休工龄。馆内工作人员根据其描述分别在安定区教育局、人事局、石峡湾乡三个全宗里,为其查找到六份与他有关的档案,分别是石峡湾乡中心小学教职人员花名册、民办、编代人员工资审批表,并复印给他,供其作为争取退休工龄待遇的依据。老同志非常感慨:“真没想到这些资料居然都留存下来了,档案真是太重要了。”
档案不但是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主要载体,更能为社会提供利用,为群众提供便利。通过近年来档案查阅利用发现,档案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10年后甚至更长久的档案利用。俗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要做好当前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也让多年后的自己有据可查,有痕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