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档案馆“六举措”促档案管理见成效
2024年以来,金塔县档案馆在继续用好现有档案资源的同时,夯实档案基础,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六举措”努力提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确保了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和高效利用。
强化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业务水平提升贯穿工作全过程,面对档案事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技术应用、新标准出台,组织业务指导人员和各级档案管理员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学习最新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年初县档案馆选派3人参加全市档案业务专题培训,对新制定的档案整理标准进行了系统学习,4月份组织各乡镇档案专干和部分行政村档案管理员参加全市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培训班,推动基层档案规范管理。通过培训,档案知识进一步普及,开阔了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加大督促提升工作效率。将“三集中”立卷归档和规范化档案室建设作为档案管理的主要抓手,年初及时下发通知进行安排部署。下大力气对立卷归档工作中存在的历年“欠帐”久拖不清、整档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采取“钉钉子”精神“一追到底”。对不按时来整档的单位,档案馆加大督促力度,由领导牵头,与业务指导人员配合,根据工作进度分层次与立档单位的专干、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及时进行沟通,全方位督促各立档单位严格按照确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收集资料,严格标准,保质保量完成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工作。同时加强对整档人员的管理,以严的要求、严的纪律,杜绝整档人员懒散拖沓,提高了整档效率,“三集中”立卷归档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当年清的突破。
规范执法提升行政能力。充分发挥局馆协同优势,有效实施档案执法检查,制定详细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执法的重点区域、对象和内容,确保了执法工作有序进行。在执法过程中,对乡镇和重点部门的档案工作提出发展方向与提升思路,注重与被检查单位的沟通、协调,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宣传“一法两条例”中相关要求,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全年下发整改通知书30余份,梳理整改问题81条,各级各部门不仅加强了对档案法规的执行力度,也提高了全社会的档案保护意识。档案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档案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加强。
注重评估提升安全保障。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一旦档案受损或丢失,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确保各级各类档案安全,开展了全覆盖的档案安全评估。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视档案安全评估工作。深入分析档案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制定和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档案存放环境的稳定和适宜,引导各级档案管理单位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好历史记忆,保障好档案安全。
广泛宣传提升档案影响。高度重视档案宣传和档案文化挖掘,围绕“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宣传主题,精心组织开展“6.9”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120多个全宗单位参与现场宣传,设置法律法规宣传、身边的档案、“影像为证,见证时代变迁”等专题展板20余块,散发各类宣传资料1600余份,各部门、单位利用电子屏刊播宣传标语800余条(次),档案工作被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兰台”文化得到大力弘扬,社会反向强烈。制作专题宣传片在金塔发布、金塔县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密集发布,“档案”成为宣传期间的高频词,“兰台”一词成为吸引市民的新名词。
建好试点提升示范引领。积极作为落实省市安排,建成了金塔镇上杰村、金大村2个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省级试点。县、乡、村三级联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结合试点村实际制定《目录清单》。县档案局充分发挥行政职能,加大上下左右协调力度,统筹经费购置密集架、防磁柜、加湿器等设施设备,并对档案室进行改造提升,管护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县档案馆与试点镇村全面联动、全员参与,克服人少工作量大的困难,组织业务指导人员驻村进行指导,经过为期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2个省级试点村的工作全面完成,达到省级试点验收标准,并高分顺利通过市档案局验收,为推动全县村级档案室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