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市州聚焦
匠心精雕琢 旧档展新颜——崆峒区档案馆积极开展档案修复工作
发布时间:2024-12-26 09:51:39 作者:杨亚南 来源:崆峒区档案馆 浏览次数:
档案修复是“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必要环节和重要保障。2024年崆峒区档案馆主动作为,通过“线上学、线下练、传帮带”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进一步提升档案保护修复技术,加强档案修复人才培养。
“线上学”——认真领会理论知识。崆峒区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丰富,因此不同介质、不同书写方法、不同书写材料导致的不同损害程度的档案,如污染、破损、字迹褪色、霉烂、虫蛀等,其修复方法也千差万别。今年,利用“甘肃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平台”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档案修复理论知识及修复技术。
“线下练”——提升档案修复技术。档案修复好比是“医生给生病的档案动手术”,破损档案拿到手要迅速发现病因找到修复办法,这就免不了要多练习揭粘、除尘、去污、湿托、展平、刷浆、干托等操作环节,确保这份档案在手里实现“复活”。
“传帮带”——壮大修复人才队伍。档案修复技术易学难精,针对馆内档案修复人员缺少情况,区馆档案修复“老人”将自己多年来的档案修复经验和技巧倾囊相授给“新人”,修复过程中更是全程指导,及时点拨纠正,帮助新的档案修复工作人员能独当一面。
2024年崆峒区档案馆在档案数字化扫描、库房例行检查和日常查档等过程中发现并整理出一批破损档案,共裱糊修复档案17卷457页。
档案的抢救和保护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崆峒区档案馆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维护好有利于档案长期保存的外部环境,同时不断精进档案修复技术,对破损档案“应修尽修”,确保档案的可持续保存和传承,让历史的记忆得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