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不负使命再创佳绩——庆阳市档案馆2024年工作综述
2024年,在庆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攻坚突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全市五星级党支部、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书香机关”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三个聚焦”加强政治引领,把准档案工作正确航向
(一)聚焦政治建设,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严守“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深入学习研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谋划推进。
(二)聚焦能力建设,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集体学习制度。全年组织集体学习50余次,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研讨6次,理论宣讲2次,旁听组指导1次。撰写心得体会及研讨材料30余篇。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干部职工年度法律考试,参加率、合格率均为100%。
(三)聚焦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读书班6天。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会议2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警示教育会议各1次,专题宣讲1次,馆主要负责同志讲廉政专题党课1次,集体约谈16人(次),组织家庭助廉活动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7次,纵深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筑牢廉洁防线,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六个维度”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档案工作提质增效
(一)领导重视,破解发展难题的“高度”进一步提升。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2次对档案工作作出批示,市委分管领导2次调研指导档案馆工作,协调落实数字档案馆建设配套资金800万元,划拨档案用房1400㎡。积极配合市委办(市档案局)推动全市档案重点工作开展,局馆联席会确定的12项协同重点工作任务得到有力落实。
(二)多措并举,档案工作宣传的“广度”进一步拓宽。成功打造新阵地。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题,建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精选解读馆藏14份珍贵档案配合展出,开放以来持续引来参观热潮,接待市直、县区80多个单位1300多人(次)参观学习。以传承优良家风为主题,建成党员活动室,接待市直机关及县区30多个党支部600多名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0多场(次)。以展示编研成果为主题,建成“庆阳市档案编研成果展陈室”,展出档案编研成果及地方性资料500多册,方便社会各界查阅利用。加大宣传力度。联合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传承红色家风深化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优良家风。组织开展了“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展出宣传展板20块,发放资料3000多份、宣传品500多件,现场咨询达500多人(次)。提升宣传质量。在国家、省、市各类新闻媒体刊登档案宣传信息375篇,庆阳电视台报道4次。市档案馆全国先进集体典型事迹微视频在国家档案局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播出。在全省“馆长讲档案”活动中,馆主要负责同志讲述的档案法治故事《“陇东高等分庭命令”中的司法为民精神》在“12·4”国家宪法日被“甘肃档案”微信公众号刊发。
(三)强基固本,档案资源建设的“厚度”进一步增强。完成涉改档案进馆100%,主动跟进、上门指导接收16个单位各类档案2118卷53502件,完成接收计划的746%。征集到革命烈士王孝锡毕业证、护照等珍贵红色档案史料10件;开展“祖国不会忘记—为英模建档”活动,征集到5名退役军人档案62件;接收兰州大学出版社捐赠图书119种239册。
(四)优化服务,档案利用惠民的“温度”进一步彰显。积极提供优质档案服务。落实“一把手走流程”、“一次办好”等服务措施,接待现场查档人数1121人,查阅档案资料51956件,免费提供证明材料23991页。受理全国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平台查档申请6件,实现了异地查档、跨馆出证。有序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开展开放鉴定档案49个全宗6617卷62376件,面向社会开放4304卷36305件,档案开放范围、数量和利用率大幅增加。创新推动档案编研出精品。馆藏唯一一套甘肃清代县级综合档案《甘肃清代镇原县档案汇编》已出版,联合兰州大学编纂的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环境档案系统编研成果《庆阳生态环境档案选辑》正在出版印刷,《庆阳市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正在出版印刷;配合完成《庆阳市扶贫开发志(1949-2021)》《庆阳市全面小康志(1978-2021)》《人文·甘肃—庆阳卷(1949—2023)》编纂任务;完成《2024年庆阳大事记》整理和《陇东分区革命纪事》脚本评审。《庆阳老区建设工作会议资料汇编》编研成果为全省革命老区工作会在庆阳高质量召开提供了重要的资政参考和历史借鉴。
(五)转型升级,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争取数字档案馆省级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市级配套800万元。深入学习,科学编制、反复论证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分解靠实任务责任。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质检筛查已数字化71%的档案资源质量,确定专人完成录像带转换60余盘3600分钟,目录数据库挂接1万多条,力争明年建成数字档案馆。
(六)多点发力,档案安全防线的“牢度”进一步夯实。严格落实档案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强档案安全人防、物防、技防、联防一体防范管理机制。聘请专业消防维保公司常态化维保,开展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2次,对7个档案库房安防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强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与杭州市档案馆签订了“馆藏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协议书”,备份数据130GB,确保档案实体及信息绝对安全。
三、“五个方面”抓主保重,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见效
推进规划落实。专题召开“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任务推进会议,总结通报规划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确保提前完成划各项任务,提早谋划好“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工作任务。
积极招商引资。多次对接落实新疆鑫利达档案管理科技有限公司在庆阳市建立数字住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庆阳市档案存储托管中心,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共建项目,目前已签约项目资金1.5亿元。
竭力驻村帮扶。争取30万元资金提升改造宁县瓦斜乡原沟村幸福互助院。引导宁县广发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420户农户种植中药材1600亩,为原沟村捐赠价值5000元苹果专用肥,帮助销售马铃薯1000余斤,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倾心结对关爱。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结对帮扶特殊困难户11户16人,联系交流120次,走访探视78次,落实政策60余次,帮办实事30多件,帮扶实物资金3000多元。
全力帮企纾困。年内与宁县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电话沟通15次,走访调研5次。目前,公司运营良好,完成采浆量7.7吨、招募新人3334人,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四、“三个坚持”落实党建引领,助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建赋能夯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三会一课”,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4次、专题党课5次。紧密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4次,与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等单位联合开展共驻共建活动5次,落实“月分享”读书交流报告会12次。
(二)坚持队伍建设聚合力。研究制定《干部队伍能力提升计划》,落实“争做优秀科长”“师带徒”等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措施,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拼”“兰台大讲堂”等活动。组织业务骨干到上海等地考察学习,选派年轻干部到市委办(档案局)学习交流,有效提升了业务能力。
(三)坚持制度约束守底线。坚决落实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分工科学、责任到位,“三重一大”等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并严格执行。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以更加科学规范的刚性约束促进工作的良好发展。
2025年,市档案馆将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着力在档案治理、资源、利用、安全“四个体系”建设和信息化战略转型、干部队伍建设六个方面下功夫,敢为人先、开拓奋进、拼搏实干,不断开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力走稳走好全省档案工作第一方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庆阳实践贡献好档案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