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档案”讲好“崆峒故事” 以存史资政育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崆峒区档案开发编研成果案例
近年来,崆峒区档案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批示精神,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深挖档案资源,精心策划选题,创新展陈方式,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崆峒声音,推出了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全市叫得响的档案编研产品,有效发挥了档案存史、资政、育人重要作用。
档案资政“数”说脱贫攻坚。有效发挥档案存史资政作用,采选部分脱贫攻坚档案数据和影像资料,编辑刊印了《奔小康——崆峒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全景式、全方位、全过程记录了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向贫困发起总攻的艰辛探索、生动实践、奋斗历程,用一组组数据和一张张照片,从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展现了脱贫攻坚给崆峒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为讲好崆峒脱贫攻坚故事提供了重要史料,对更好运用脱贫攻坚成果和经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崆峒具有里程碑意义。
档案述史“文”溯红色记忆。深入挖掘馆藏资源,集中对区档案馆馆藏19.42万件(卷)档案进行深入细致的复盘规整,梳理出平凉解放、抗美援朝等红色档案260余件,同步采取向社会公众发布档案征集公告、推动与红色档案收藏单位和个人共建共享等措施,征集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记录崆峒红色革命手稿、红色报纸、布告等红色档案,开发编研了《崆峒记忆》一书,真正将反映平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接解放、建立人民政权、支援西进大军等历史档案呈现在读者面前,进一步激发了全区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进力量。
档案陈列“展”现光辉历程。布设专题陈列“不忘初心、兰台记忆”崆峒区档案文献展,生动展示了崆峒区发展的光辉历程,挖掘一系列鲜活故事,以“流水高山赋春秋”“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个部分,通过1.34万卷馆藏档案,3000多件(张)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830块展板,686张图片,147件展品,将崆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清晰勾勒,使市民和游客既能探寻崆峒城市记忆、品味历史气息,又能亲手“触摸”充满故事的千年时光、聆听城市变革的铿锵足音。自首次对外公开展出至今,已通过“迎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等方式,接待参观295场次15000余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