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档案馆:深耕档案资料收集 点亮城市精神灯塔
“十四五”期间,金昌市档案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政治属性,自觉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在档案收集工作上持续发力,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努力让档案成为展示金昌魅力、传承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
一、拓宽渠道,广纳百川汇档案
一是牢固树立档案资源是国家优势资源的理念,坚持应收尽收、应归尽归,主动与各单位、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依法接收到期档案进馆,安排专人采集金昌市“2+4”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专题档案资料,现馆藏113个全宗,馆藏纸质档案共23.7万卷。二是编制《金昌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明确收集范围、归档质量、进馆时限,积极开展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服务、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全面记录和留存金昌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成就。三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金昌日报》和“金昌档案”公众号等媒体平台,面向社会发布档案征集公告,广泛动员市民捐赠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个人档案,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档案征集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四是始终将征集散存在社会的各类档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加大专业档案和特色接收力度。目前,馆藏信访档案、城建档案、会计档案等专业档案11种,占馆藏总量的58%。
二、小口切入,传承记忆再添彩。
挖掘地方独特记忆,广泛征集特色档案。一是加强名人档案征集工作。举办个人档案集中捐赠仪式,致敬守护珍贵记忆的人。目前,已陆续征集金昌名人照片、荣誉、著作等个人档案130多份。二是加强口述档案采集工作。主动联系采访那些经历过重要历史事件、见证城市发展变迁的老前辈,将他们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口述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城市记忆增添了鲜活的人文色彩。
三、创新形式,档案史料“活”起来
为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资政育人作用,使档案文化更好地服务市民、融入日常生活,市档案馆创新工作思路,深度挖掘档案利用价值。一是打造“档案文化一条街”,设计制作长2.4米、宽1米图文并茂的展板,利用包街路段昌慧巷打造充满档案文化特色的街道,生动展示了工人阶级、劳模工匠、技能人才的奋斗风采,以及金川创业者产业报国的艰苦奋斗历程,还有金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活力和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让市民了解城市历史变迁,感受文化传承与发展,真正让档案“走出来”“活起来”“亮起来”。二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举办“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见证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金昌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金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档案展”等专题展览,举办“筑梦现代化·兰台谱新篇”迎新春文艺汇演,档案工作影响力不断扩大。三是开辟“讲好金昌故事”专栏,通过“金昌档案”微信公众号开展有奖征文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优秀作品数十件,大力宣传档案文化,弘扬金昌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群众对档案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市档案馆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档案工作“三个走向”和“四个好”、“两个服务”要求,围绕档案服务发展大局,探索创新征集方式,挖掘更多珍贵的档案资料,丰富档案资源宝库,不断为金昌历史传承、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档案力量。




馆局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