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瓜州:以数字赋能助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
为着力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近年来,甘肃省瓜州县档案馆将馆藏档案数字化作为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从长远考虑于细处着手,为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科学规划抓执行。立足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系统谋划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制定馆藏档案数字化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明确阶段性任务与工作重点。出台《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接收办法》《文书档案电子目录与交换格式》等规范文件,统一数据格式、目录结构与接收流程,为信息化工作奠定基础。依托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机制,着力推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用好用活,档案服务质效显著提升。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理念,创新推出“五心”服务模式,拓展预约查档、函电代查、上门办理等便民举措,切实提升了档案服务的效率与温度。
二是数字赋能提质效。研究制定年度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继续落实“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要求,全面开展馆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和进馆档案数字化副本接收工作,持续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将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坚持质量导向,建立全流程管控机制,从源头保障数据质量。馆藏档案累计完成全文扫描390万余幅、著录目录30万余条,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已达到81%。同时,对各门类档案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建成民生档案、红色档案等11个专题数据库,涵盖精准扶贫、疫情防控、九甸峡移民等8个重点领域,整理专题档案8416卷31482件,档案目录71519条,有效满足了档案查阅利用服务个性化需求。
三是多维发力强安全。坚持将网络与数据安全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生命线,持续从制度、技术和运维等方面多方发力,全面筑牢安全屏障。配备WAMS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服务器、磁盘阵列、UPS不间断电源、扫描仪、打印机、蓝光档案级刻录机等档案信息化设施设备,并依托现有设施设备组建数字化中心,建设智能库房2个,按要求配备消防及温湿度控制系统,有效满足馆藏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管理及备份工作需求。规范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三员管理”,结合实际科学分配系统账户密码,做到岗位清晰、职责明确、协同高效。建立档案数据异质异地备份机制,累计向省、市档案馆开展异质异地数据备份超1190GB,切实筑牢档案数据安全屏障。




馆局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