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案利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工作 > 档案利用

档案为“五七工”养老保险提供依据

发布时间:2016-12-14 09:31:08  作者:臧耀成  来源:臧耀成  浏览次数:

  "找到了,找到了!老李,你的名字在这里,老张,你的,老王,你的……” 终于查到了工资证明,五位老人脸上乐开了花。
  "谢谢你们,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我们的社保问题可以解决了,谢谢,谢谢!”
  这前不久是发生在秦安县档案局的一幕,档案对于这五位老人来说意味着真真切切的实惠,有了工资册复制件,能够证明他们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就可以享受秦安县60周岁以上、曾经与国有工厂建立劳动关系人员可以享受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如今,档案的凭证作用已被广泛认同。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提供凭证时,越来越多的百姓想到去县档案馆查档案,找凭证。大学毕业报到证遗失,干部身份受到质疑,在转正定级、评职称、办理退休手续遇到麻烦时想到到档案馆查阅档案;从事特殊工种工作,要办理提前退休,维护自身权益时想到到档案馆查阅档案;求证上山下乡经历、招聘调动过程、涉外婚姻问题、获奖荣誉等等情况凭证时想到到档案馆查档案……
  秦安原老厂厂长老赵为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去年县档案馆为他们厂40位下岗职工提供档案资料,为职工养老保险提供凭证。退休后,每位职工每年可以领到国家提供的1~2万元的退休金,提前五年领退休金,再加上少交五年的社保,每位工人五年至少可以受益8~9万元,40位工人累计受益320万元。老赵感慨地说:"县档案馆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实际上是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据统计,2015-2016年秦安县档案馆为200多位公民养老保险等提供凭证,五七工养老保险的档案所涉及的卷宗包括日用品厂、印刷厂、木器社、农具社、被服社、砖瓦厂……这些旧藏的档案已悄然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渐渐成为百姓解决问题的好帮手。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