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兰州城在东岗“奠基”

发布时间:2012-11-14 18:24:00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教育处  浏览次数:
  

  秦灭六国后被纳入中原版图公元前214年秦属榆中县诞生眼下,东岗镇可以说只是兰州城区的偏僻角落之一,如果不是有兰钢小区和东岗世纪新村等住宅区的存在,这里会让人感觉不到大都市的气息。然而,兰州的城市文明就发源于这里,兰州最早的城池就建于此。在2220年前,这里是兰州最早的城池、秦朝最西的县———榆中县城所在地。东岗镇,为秦属榆中县城址,也是兰州最早的城池。

新石器时代兰州为先民生息地

  兰州古称金城,位于黄河上游河谷中,是一个黄河上游的河谷盆地,在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考古学家们以其辉煌的发掘成就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兰州就已是我们祖先活动生息的地方。在兰州黄河两岸,出土了一定数量的、距今四五千年的陶器,这就是人类生活的见证。夏商周时期,兰州地区为羌戎族居地,兰州一带还无建制。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我国古代羌族人民的驻牧地,从来没有纳入行政区划内。

秦灭六国兰州纳入中原版图

  战国后期,匈奴崛起于大漠,攻略燕、赵、秦国边境,掠夺牲畜、财物和人口。当秦始皇灭亡六国征服天下后,中原之外的匈奴铁骑成了秦始皇眼前最危险的敌人。这个驰骋于北方和西北辽阔大地的马背民族具有来如闪电、去如疾风防不胜防的特点,而对付骑兵的最有效武器就是用城堡阻挡,从而制服歼灭。

  灭亡六国中最后一个国家齐国后,在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秦朝猛将蒙恬举兵30万北逐戎狄,将匈奴逐出了黄河以南。在将匈奴人赶过黄河以北后,于秦始皇33年,即公元前214年,蒙恬从兰州黄河南岸开始向东,沿黄河到阴山牗在今内蒙古牘,设置44个县,"因河为塞”,形成坚固的防御线,派兵防守,并移民充实。为一劳永逸,蒙恬又指挥军民修筑了临洮至辽东的长城。

  在这44座城堡中,榆中城是秦朝临河防备匈奴的最西县城,城址在今兰州市区东岗镇一带,归陇西郡辖治。有关专家猜测,今天的古城坪就是当时的城址。从此,榆中县成为秦国最西边的一个县,被纳入中原的版图,兰州城于此正式"奠基”。

东岗镇兰州最早的城区

  东岗镇原名东关堡,俗称东关坡,为兰州东大门,东南高山环耸,北为滔滔黄河,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秦汉之际,中原爆发农民起义。在楚汉相争时,沿黄河所设44县的移民及戍卒相继逃亡,匈奴乘虚渡过黄河,榆中县的兰州黄河以南地区又成为匈奴的驻牧地。一直到汉武帝元朔二年牗前127年牘,卫青率军收复了"河南地”,才复置了榆中县。之后,秦榆中县,这个兰州地区最早的行政建制,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至北周时废除,其城池也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湮没了。

兰州建城扼军事交通经济要冲

  为什么早在2220年前的秦朝,中原政权要在今天兰州的这块地方设置行政建制呢?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从军事角度说,因为兰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渡口,可以"控河为险”,便于防守;从交通方面说,兰州是四通八达的重要交通枢纽,朝北由宁夏可以至蒙古、西北通新疆西域、西南通青海西藏、朝南由临洮岷县达四川、东边通过陇右地区到关中乃至中原;从经济角度说,兰州河谷地区是绿洲,可以提供给养。正因为这个地方占尽了军事、交通、经济的优势,所以历朝历代都把兰州作为开拓西北、经营西北的基地。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