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引来西河幸福水 灌溉川北万顷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升钟水库建设始末

发布时间:2024-11-20 10:41:33  作者:张小雪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这里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这里是全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留下“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的诗句。今天,让我们走进四川南充,通过档案背后的故事,感悟与传承当地儿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

南充受地形、地貌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影响,“常年缺水,一旦旱魃猖獗,井枯河干,田土龟裂,乃至赤地千里,殍死者众”。民国时期,更是遭遇了一场特大旱灾,又称“丙丁大旱”。此次大旱,因受灾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四川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南充修建水库抵御旱灾事宜提上了议事日程。1953年2月,四川省水利厅派人对嘉陵江干流及其支流进行勘查后,提出在该支流西河中游的南充市南部县升钟镇修建大型水库的建议。1959年12月,四川省委批准修建升钟水库。

1960年3月20日,在南部县召开修建水库的相关会议,并对建设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拟定水库“坝高74米,土石方共220万公方,其中砂土方110万公方,石方110万公方,……需水泥12460吨,钢材929吨,木材9000立方米。该工程完成后可灌田土175.4万亩(系灌区现有耕地面积),其中,南部68.3万亩,西充49.6万亩,……阆中11.8万亩,南充市1.7万亩,……大坝工程拟采用冬春突击结合常年施工的办法进行施工,要求1960年10月正式开工,1961年4月中旬完成坝高40公尺,土石方90万公方,日平均强度6000公方以上,最大强度需劳力3万人左右,1961年冬截济蓄水,1962年4月完成全部大坝工程”。4月7日,升钟水库建设誓师动员大会在南部县碑垭庙村召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工程未能顺利进行。

1972年4月,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钱正英受国务院委托,率工作组到南部县调研。他们一行沿着陡峭的山路边察看地形地貌,边认真审视规划坝址方案图纸。在取得充足的一手资料后,她认为:“李家坝和碑垭庙都有建坝条件,但由于李家坝河段较长,工程量大,投资多,地形地貌复杂,加上要淹没绵阳地区8000多亩耕地,左分干渠要多修干渠空流河段30多公里。”最终,将坝址选在了碑垭庙村。1975年11月,南充地委成立“南充地区升钟水库工程指挥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次年6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修建升钟水库。1977年12月,全面动工。

501446_a4f93aa1-e02d-4a12-89bd-e0fa1d9d6c38.jpg

升钟水库修建现场 谢奇 摄

当时的修建方案是在碑垭庙村旁的西河中游河道筑起一座大坝,把河上游的水蓄积起来,形成一个容水面积达8万多亩的“人造平湖”。由于水库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渠道蜿蜒于群山之中,开凿十分不易。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来自南充各县区的3万多名民众,自带物资赶赴碑垭庙村。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冲天的干劲投入到工程浩大的建设中。在开凿导流隧洞时,由于既无电灯,又无电钻,工人们就拿着煤油灯照明,用钢钎铁锤向岩石“开战”。“放眼百里工区,到处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的热烈景象。在库区工地上,许多山头被劈掉,数十万立方沙石、土料和条石,堆成了座座小山。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运载土石料的大型翻斗车、推土机、人力车川流不息。雄壮的劳动号子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和铿锵的铁锤声,汇成了一曲改天换地的交响乐。”

501446_442b973a-7546-45ed-b545-6b73798ca890.jpg

南充民众正在搬运砂土 谢奇 摄

1984年7月,升钟水库胜利完工。水库坝高79米,控制流域面积1756平方公里,总库容13.39亿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6.72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71亿立方米,死库容3.96亿立方米。1987年,随着升钟水库灌溉渠系顺利通水,灌区达5685平方公里,涉及南充、广元、遂宁、广安4市的阆中、南部、西充、顺庆、嘉陵等10县(市、区)。引来西河幸福水,灌溉川北万顷田。大家再也不用“看天吃饭”。

501446_66893698-6861-4658-b510-53ccccb9ea02.jpg

1987年,升钟水库灌溉渠系顺利通水。谢奇 摄

如今,在升钟水库库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南充市档案馆藏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