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黄河治理 追寻历史档案 —兰州首个人工开凿自流渠“湟惠渠”纪实
自古以来,为了应对黄河水患,历史上的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通过河道整治、建设水库、引水灌溉和实施水土保持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水患的影响,虽然说人力改变大自然的能力有限,但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湟惠渠现今照片
兰州,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也是黄河上游流经甘肃的第一个人口相对集中、人们沿河而居的城市。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哺育了这里的人民,使沿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耕耘、生存和发展。人们望河兴叹既无耐又不舍,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那个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以兴修水利的办法,有效解决了水患和灌溉的两大重要问题,利民增产增收,以引湟水惠民而取名“湟惠渠”,福泽绵延后代。
朱绍良任命文书档案 (红古区档案馆藏)
湟惠渠流经现兰州市红古、西固两区,位于黄河上游支流湟水河流经段。(民国时期湟惠渠灌溉区大部分归属于皋兰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湟惠渠灌溉区成立了湟惠区行政区,隶属于皋兰县管辖,是皋兰县下设的11个行政区之一。)
1、开凿过程及历史文化价值背景意义
1.1初建时期:“湟惠渠”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修建之前,这一带土地肥力尚可,但由于无水灌溉,大多是无人耕种的荒地,少数开垦的耕地也是靠天吃饭,十年九荒,就连吃水也要到几公里外去运,百姓们只能眼看着黄河水流淌却无法利用,引水灌溉一直是当地人民长久的愿望。
民国时期湟惠渠渠首旧照(红古区档案馆藏)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沦陷。在当初为建设发展抗战大后方经济,支援抗战提供物资支持的时期,开发大西北支援建设后方成为了当时有识之士们的共识。1937年5月(民国36年)朱绍良在主政甘肃时,极力提倡兴修水利,随后湟惠渠的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湟惠渠原设计出于1938年(民国27年),1938年5月当时甘肃省政府电请国民政府行政院, 拨款90万元(法币)兴修湟惠渠。1939年(民国28年)3月开工修建,后由于时值抗战爆发,经济匮乏,资金短缺,物价飞涨,技术力量薄弱,开工不久便草草搁置,成为了当时的“半拉子”工程。
1.2续建时期:1940年(民国29年)谷正伦任甘肃省主席,张心一出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张心一曾任中国银行赴外稽核、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农业计划处处长、农业部土地利用局副局长、中国农学会专职副理事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学会荣誉理事等职,被第20届国际农业经济
张心一签署文书档案(皋兰县档案馆藏)
学家协会授予“荣誉终身会员”称号,是为新中国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业专家),协力重新开工继续修建湟惠渠,预计灌溉土地4. 3万亩,同时解决灌区内18万人畜饮水问题。
(1)聘请专业人才,筹措资金。筹建时期的用人,是利用当时沦陷区许多有经验的科技专家闲集在大后方的有利时机,从中选请了多位甘肃建设所急需的人才,才保证了续修的顺利完工。 如:留学德国的水利专家原素欣、林业专家邓叔群(邓拓的胞弟)、农业专家汪国兴等。还请来多位临时来兰州讲学、访问的专家学者,如燕京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吴文藻(冰心的丈夫,还在兰州女子中学做过报告)。同时,也得到了外国专家学者们的帮助,如:美国生态学前驱罗德明博士、新西兰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等。同时还引进了省外银行的大量资金,解决了甘肃兰州建设缺少资金的难题。张心一主持修渠经费从当时的农业银行贷款所筹,没有增加老百姓的任何负担。这是兰州早年引进人才,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2)创造条件,开凿筑渠。湟惠渠开工以后,附近地价也逐渐上涨,极大地促进了兰州附近地区的农业发展,改善了灌溉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续建期间招用了邻近的县、窑街、苦水等地劳力,并从陕、豫等省招募技工石匠90余人,最多时日投入劳动力1118人。所需工具洋镐、铁锨、大锤、撬杠等,均由外埠购进铁料,自己加工制造使用。建筑材料采用当地砂石料,用于大渡槽和隧洞,因石料费用高,部分以砖代石,为此沿渠设烧砖窑17座,烧制青砖158万块。渠线多傍山根而行,所修涵洞多用缸管(也称为陶管,是一种常见的管道材料,主要用于输送流体或作为排水管道。通常由陶土经过成型、干燥和烧制而成,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一定的强度,适用于一些对管道材质要求不高的场合。缸管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经济性和实用性,尤其是在一些传统的建筑或农业灌溉系统中,缸管的应用较为广泛)。所需石灰,由窑街购来;水泥从重庆订购;木料由在青海省境内采购;其他如钢钎、炸药等材料均向外埠购进。施工难度最大的是隧洞工程,因进凿越深,空气越稀薄,渐至灯烛自灭,工人呼吸困难,长时间作业,极易晕倒。气压低时,情况更为恶劣,夏季气压低,
民国时期湟惠渠渡槽旧照(红古区档案馆藏)
其他季节如遇阴霾天气,久在洞内工作因空气不足,无通风设施,掘进愈深,空气愈稀薄,致使工人屡屡晕倒,导致工人身患百病,又缺乏医药,难以治愈,有人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在当时工具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其开凿艰巨困难程度可见一斑。当时湟惠渠的开凿是兰州地区进行的最大的浩瀚人力、大规模工程 。
1938年(民国27年)9月4日甘肃省建设厅委派洮惠渠工务所工程师王立任为达川渠测量队主任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从1939年(民国28年)开始,经过对张家寺(花庄镇和平安镇)达川一带的视察和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42年(民国31年)建成并首次通水。
1.3建成以后:湟惠渠建成通水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原有的荒地即刻就成为了争抢开垦的热门土地,人们抢着耕种。如今,在河嘴、平安、达川等乡镇还流传着“瘦田无人耕,耕开万人争”的俗语。渠道沿湟水北岸而行,西起河咀,东至吊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650~1600米之间。灌区分布于湟水北岸的河谷地带,沿河谷形成串珠状。分为上花庄、马回子、张家河湾3段,渠首选址在时永登县属河咀(今红古区花庄镇河嘴村)倒水沟飞石崖下,流经两区两镇一乡十八个行政村,泻入黄河,全长31. 5公里。其工程有引水坝、渠道、隧洞、涵洞、渡槽、水闸、桥梁等各种建筑212座。干支渠挖土石方及填土447075. 74立方米,工程费用共6714278元(法币)。建成通水后虽未达到原设计灌溉土地4. 3万亩(人工丈量,数据有误)的预期目标,但解决了当时2.5万余亩(建国后测量数据)土地的灌溉问题。
(1)刻碑流传,变荒为宝。1942年(民国31年)湟惠渠建成后,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翁文灏为纪念亭碑题“河润百里”以示纪念,至今任存。为了表彰水利工程师王立任的功绩,昭示后人,在河嘴子街上树碑一块(已毁)。
有了水灌溉的荒地即刻就变成了良田,原来荒废的土地变成了许多人眼中的“金银地”,许多人举家迁移到此,安身立命,
民国时期湟惠渠建成纪念石碑实物照片档案(红古区档案馆存)
寻找活路,富裕人家抢购、霸占,地价飞涨,无地民众与地主争夺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斗争陷入白热化状态,名人题字争先恐后。
(2)土地改革试验“拉农场”。湟惠渠通水后,大面积的土地得到了灌溉,耕地有了产出。1942年(民国31年)1月,甘肃省政府行政院指令,核准施行《湟惠渠灌溉区域土地管理办法》提倡的“耕者有其田”的农田政策,后成立“湟惠渠土地整理事务所”机构,开始灌溉区域25600亩土地的整理征收工作。
民国时期湟惠渠建成纪念石碑实物照片档案(红古区档案馆存)
“湟惠渠”开通以前,每亩地价只有几十元,当时民国政府发布公告:“湟惠渠开通后买卖的土地一律不算数,多余的土地要卖给政府”。由政府把赎买来的2.5万亩土地,分成10亩、20亩、30亩不等的农场,按家中人口的多少来分配,当时老百姓把它叫做“拉农场”。人口少的农户可拉小一点的“农场”,人口多的可以拉大一点的“农场”。没钱的农民还可以向银行申请低息贷款,10年还清。收购地主土地的地价款,是从当时农业银行借款1600多万元“国币”,其余用发行土地公债的办法还清。当时这一改良主义的办法“耕者有其田”,试图打破千年来的土地私有制。
民国时期甘肃省湟惠渠特种乡公所新兵名册(皋兰县档案馆藏)
在达川“拉农场”的动员大会上,有些地主就质问省主席谷正伦:“你讲的这是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谷听后十分恼火。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当时省政府在达川成立了一个“特种乡政府”并配有武力。谁捣乱、谁反对“耕者有其田”,就制服谁。并任命金恒保(河北省人)为特种乡乡长。在“拉农场”时,又将那些极力反对的地主集中在兰州,白天让他们学习,晚上让他们看戏,好吃好喝的招待,就是不让他们回去,他们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甘肃省湟惠渠特种乡图书馆”印模图样
甘肃省湟惠渠特种乡公所于1943年(民国32年)11月5日成立,是民国时期全国唯一的特种乡公所,是当时专管水利事宜,进行土地整理、土地征收、土地划分的管理机构,并先后设立“湟惠渠管理处”和“湟惠渠管理局”,辖达川、河湾、平安、通宁4保58甲1669户6353口,直隶于省。为了土地改革试验推行,发挥湟惠渠灌溉应有的效应,发扬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遗训,以推行并实验为宗旨,这是在民国时期全国唯一的一个地方“兰州”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实验,这也是兰州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
(3)缓解了暂时的人地矛盾。1949年前,湟惠渠灌溉区约50%的土地由只占人口9%的地主所有,而27%的农户仅占4%的土地。湟惠渠放水灌溉农田后,地价变动更为激烈。因土地集中现象严重,地主不劳而获,农民深受盘剥之苦。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应、让广大农户深受其益,政府强力推行了土地征收。重划农场、放领给无地农民耕种。为适应环境,减少征收阻力,按土地性质、地主类别、分3期共征收土地25644亩。重估土地价格,分为三等九级补偿发放地价,每亩最高1000元,最低100元。随着物价的上涨,地价也随之上涨为每亩5000元至10000元。3期共补偿地价1308860350. 70元。依征收土地的优劣状况,划为1162个单位农场。1103个农场被农户承领自耕,其中20~30亩的农场768个,占所规划总农场数量的66%;10亩以下4个,仅占所规划农场数量的极少数;尚余59个,因土地太劣,尚未有人承领。为补偿征收土地费,湟惠渠特种乡向中国农民银行贷款1600万元,扶植了1100多户自耕农。通过土地整理及重划分配,人地矛盾得到一定缓和、贫富差距相对缩小,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日渐改进。此举是国民政府开发大西北,借鉴国内外“谁种地,谁应该有地”,“耕者有其田”的具体体现。至今,湟惠渠畔民间仍流传着当年兴修湟惠渠的许多传奇动人的故事。
但是中国的土地问题,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耕者有其田”已断断续续喊了两千多年。历史上农民要求土地革命的呼声,绵延不绝,但始终未能实现。既使历史上多次农民战争前,也只是改朝换代,却没有改变农民的命运。“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人民的政权,就不可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者有其田’。改良主义的办法是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这个千年未解决的难题,才得到了彻底解决,农民成了土地真正的主人。”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历程
输水方式由旧的高渠渡槽改建成今缸管倒虹吸方式照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建国初期就制定了水利建设的总方针“防止水患,兴修水利,以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几十年来,各级党政机构重视水利建设发展,让湟惠渠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持续服务。
1966年3月1日重新修建成了良子台沟渡槽
2007年5月重新修建的七号输水隧洞
2020年前后在U渠上新加装了防护隔栏,对灌溉所办公及生活区进行了修建。经当地政府逐年持续的维修、改造、提升,不仅由原来设计的2.5万余亩灌溉面积扩大到了现在的3万多亩,而且使这条70多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更好地发挥了经济效益,保护了民国时期留下的历史遗产。据不完全统计,从每年的年度总结报
湟惠渠管理机构工作总结等文书档案(红古区档案馆藏)
告中可看出,仅从2017年到2022年间,就陆续逐年投入资金总计约1.35亿元进行了维护和改造。如:对白马庙渡槽进行加固维修,对脑海沟、三条沟、五孔桥、白马庙沟渡槽支座进行除险加固,对岗子大沟倒虹吸护岸、镇墩进行衬砌加固修建,对倒水沟箱涵的防洪墙进行维修加固,对湟惠渠平安上街段存在安全隐患的险
湟惠渠管理机构工作总结等文书档案(红古区档案馆藏)
段渠道进行衬砌改造,对泵站进行了重新修建改造,对汛期造成的於堵进行多次的清理疏通,并对部分渠道完成了节水配套改造。
3、抗美援朝期间党的号召和湟惠渠人的贡献
1951年6月1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许多单位和个人都热情捐赠了飞机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卫国作战。这些捐赠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对朝鲜的友好支持,也为前线的战斗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持。党的号召凝聚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信心和勇气,使捐献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界人士纷纷响应,捐献的飞机、大炮等武器将冠以捐献单位的名字,作为光荣的纪念。“甘肃省湟惠渠管理处”全体党员干部同志们同北京市石景山钢铁厂、甘肃玉门油矿等全国单位一样用自己特有的热情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甘肃省湟惠渠管理处”6月23日动员全体工人及其家属等“以高度的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捐赠飞机,因为属于水利单位和水利人捐赠,所以命名“水利号”。1951年8月1日“甘肃省湟惠渠管理处”上报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用时37天,共计损款788.8万元(第一版人民币)。这项捐赠不仅展现了湟惠渠全体干部、工人、群众的团结和爱国精神,也体现了他们抗战卫国
捐赠飞机及增产节约计划文书档案(红古区档案馆藏)
的决心,也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媒体网络公开的全国捐赠名单上就有“人民水利号”的名字。捐款花名册至今仍存,文书档案完好可查。
4、机构变迁和社会效益
1949年后湟惠渠灌溉区划归皋兰县,仍称“甘肃省湟惠渠管理处”,行政区改为“皋兰县湟惠区”,辖河口、东坡、川和、新城、金全、抚河、青关、平安、达川、民建乡;1953年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皋兰县部分乡镇划归兰州市,包括湟惠区部分乡镇,时湟惠区辖达川、平安、民建、河口、柴川、九合乡;1955年辖达川、民建、平安、抚河乡;1956年辖民建、平安、抚河乡;至1958年,湟惠区的抚河乡划归永靖县,民建、平安乡划归永登
湟惠渠现今照片
县撤销了湟惠区。至此,湟惠渠管理局、湟惠渠特种乡公所、湟惠区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湟惠渠流经的红古区为现兰州市下设的一个行政区,(根据2023年统计数据,红古区总面积567.66平方千米,土地9.75万亩,人口143795人),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水利工程湟惠渠由“兰州市红古区湟惠渠灌溉所”管理运营,灌溉辐射耕地3万余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湟惠渠这一惠民工程,渠水如党的恩泽普照着大地源源流淌于此,仍滋润着这片土地,养育着这里的人民。而今,湟惠渠畔已成为兰州瓜果生产的重要基地。这一渠长流不息的惠水,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优势条件,也成为了当地
湟惠渠现今照片
农场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湟惠渠”水所到之处已变成富裕之乡,渠畔水行阡陌,一川绿烟,百业兴旺,人民幸福。
5、文献档案资料的传承
“黄河宁,天下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坚持把安民兴邦、黄河治理作为一件长期持久的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兰州时强调“甘肃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强民生保障、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档案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面貌的真实记录,一件件档案,蕴含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百年党史中伟大建党精神的点滴孕育和每一次艰辛实践,都在档案里留下了最为真实的痕迹。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之不易等诸多答案线索都深藏在记录百年党史发展的珍贵档案之中。
多年以来,兰州市档案馆坚守初心,指导兰州市所辖的3县5区档案馆,立足“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
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在档案征集保护方面,以征集价值档案为工作要点,通过“今日头条”、“新甘肃”资讯平台、兰州日报等报刊杂志、新闻媒体、“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等途径,全社会广泛征集线索查找途径,允实红色档案、黄河档案、工业档案、非遗档案、名人档案等档案资源建设,并发掘其文化价值,有力保护了一大批民间散落实物档案、老图照、文献史料,有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征集工作。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大胆偿试,积极创新,开展档案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家庭等“七进”活动,运用网络投送、报纸报道、媒体播报、线上线下展览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在发挥好档案资政育人作用方面成效明显。
《湟惠渠档案文献资料》于2016年申报“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
现有兰州市皋兰县档案馆已编写出版的《湟惠渠特种乡史料研究》316页出版物一册及修复裱糊整理馆藏的《湟惠渠档案文献资料》实物档案401卷,档案及其数字化副本,保存完好。
现有兰州市红古区档案馆馆藏《湟惠渠档案文献资料》自1938年至1954年间实物档案,“甘肃省湟惠渠管理处档案”412件32卷,“甘肃省湟惠渠特种乡公所管理局档案”2654件53卷; 湟惠渠管理机构1949年后文书档案资料和石碑实物。档案及其数字化副本,保存完好。
资料来源:
1.兰州市皋兰县档案馆编《湟惠渠特种乡史料研究》出版物、馆藏《湟惠渠档案文献资料》实物档案。
2.兰州市红古区档案馆馆藏-《湟惠渠档案文献资料》实物档案。
3.兰州市情网-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湟惠渠。
4.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网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