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我为革命而死,不用为我悲伤 ——贺瑞麟烈士家书诠释的激昂青春与红色信仰

发布时间:2025-06-27 16:18:47  作者:张妍姮 姜 慧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浏览次数:

1928年9月28日,正值中秋佳节,在这阖家团圆的时刻,时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贺瑞麟却被关押在国民党监狱中。想着远方的亲人,19岁的他将思念与歉疚诉诸笔墨,写下了两封感人至深的诀别信。这两封狱中绝笔不仅留下了一名进步青年对至亲的最后告白,更见证了一位共产党员用生命诠释的不悔青春与忠诚信仰。

如火青春心向党

贺瑞麟

1909年,贺瑞麟出生在江苏徐州敬安的一个自耕农家庭。家中有60多亩田地,虽算不上富裕,但一家人也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贺瑞麟自幼聪慧勤奋、成绩优异,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为了让他出人头地、光耀门庭,父亲变卖了家中大部分田地,送他到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读书。

当时,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人民苦不堪言。国共两党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暴政。正是在这时,贺瑞麟接触到《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马列主义著作,开始与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一起参加革命活动。他逐渐从一名一心想着光耀门庭的农家子弟,转变为一名立志为天下劳苦大众求解放的爱国青年。

1925年,贺瑞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参加了五卅惨案南京后援会的工作,率领东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开展示威游行,并凭借出色的口才在工人群体中作演讲动员。不久,他因频繁参加进步活动,被南京反动当局以带头到和记洋行“闹事”为由逮捕入狱,出狱后又遭学校开除。经历此事,年仅16岁的贺瑞麟认清了反动势力的本质,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

同年9月,中共浦口地方委员会成立,后改为中共南京地方委员会,贺瑞麟任中共南京地委农运委员兼城北支部宣传委员,到下关、浦口、九袱洲等地发动群众、组织游行、宣传革命。

1927年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在南京制造了四一〇惨案。中共南京地委书记谢文锦等人惨遭杀害,贺瑞麟幸免于难,转入地下斗争。他临危受命,于1928年春担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团组织,建立了4个团支部,发展了34名团员,同时成立了五一文学社、剧社等外围组织。在革命斗争中,他始终赤诚向党,从一名爱国青年成长为一名职业革命者。

绝笔明志诉信仰

1928年7月,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到第三次大破坏,19岁的贺瑞麟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狱中,他料想敌人不会放过自己,不禁思索,在失去自由、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还能为党做点什么?他决定将狱中的黑暗生活与被捕同志的不屈抗争记录下来,写成《九月日记》《死前日记》等。其中,也包括他给亲人留下的两封绝笔信。

由于斗争环境的严峻性和地下工作的保密性,贺瑞麟自来到南京后,一直没有和父母联系。其间,他的父亲曾到南京找他,想劝他回家成亲。但为了革命工作,贺瑞麟忍着心痛和不舍,始终没有去见父亲。最后,其父花光了盘缠,只能抱憾独自返乡。

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贺瑞麟在写给父母的信中敞开心扉,倾诉了其“为大家,弃小家”的心声。

1928年9月28日,贺瑞麟在狱中写给父母的信。


“你们不要为我的不幸而流泪呵!父亲,母亲!我是永远地抛弃你们而去了!我为何而死?死于何人之手?你们大概已经知道……只要我自己无愧于心就够了!然而父亲母亲,我虽然已经[此处残损],我还要向你们作最后的表白,希求你们在我死后能予我以相[此处残损],或者也可以慰藉你们悲伤的心灵于万一!至于别的,那我就不敢多所期望了!”

在写完给父母的信后,贺瑞麟又给他的姐夫袁立超写下一封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他们托付自己的身后事。

“我现在是死了,为革命而死了!你们待我的一翻(番)热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同时也请你们不用为我而悲伤,而流泪!……千诚万诚的请求你们按照我的遗言,安排我的东西和未完的事!……我的尸身,随便马马虎虎的埋在雨花台就够了,千万不要再麻烦!”

1928年9月28日,贺瑞麟在狱中写给姐夫袁立超的信。


10月6日凌晨4时,贺瑞麟从容地步出看守所,走向雨花台刑场,献出年仅19岁的生命。

临刑前,贺瑞麟将书信和日记交给判刑较轻、即将出狱的难友刘德超,嘱咐他待革命成功后将其交给党组织。刘德超出狱后,虽辗转于南昌、武汉、重庆等多地,却一直将烈士的书信、日记妥善保管。

1949年12月,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在南京雨花台兴建烈士陵园。次年6月29日,陵园筹备委员会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上刊登《征集在宁牺牲之人民革命烈士的史迹》启事。当时,在上海体育学院任教的刘德超看到后,将保存了22年的贺瑞麟狱中绝笔交给雨花台烈士陵园。

贺瑞麟留下的狱中绝笔,字字真挚,页页悲壮,穿越时空诉说着其如火般炽热的青春和永不动摇的信仰。

文中所示档案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6月13日 总第4301期 第二版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