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赋能 为“七一酱园” 故事再添新彩
4 月7日,新疆七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副厂长马龙池专程来到甘肃省档案馆,捐赠其主持编纂的《七一酱园 1952-2000》书籍 4 册,以感谢档案馆在其史料查证过程中提供的帮助与支持。这一举措既是企业历史传承的重要实践,也体现了档案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独特价值。
档案助力企业史研究
新疆和甘肃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清代,甘肃布政使司负责管理包括新疆在内的多个地区的政务,其间形成的档案均保存在甘肃。2024 年 5 月,马龙池因主持新疆 “中华老字号” 七一酱园历史编纂工作,专程到甘肃省档案馆查阅民国时期商业档案。档案馆工作人员依据其研究需求,精准定位并提供了民国三十六年兰州市手工业普查表等史料。通过这些档案,马龙池发现七一酱园前身 “继美丰” 的创建时间应为光绪十二年(1886 年),而非传统认知的光绪二年(1876 年),这一发现不仅为七一酱园百年传承提供了实证支撑,也为西北地区老字号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档案服务深化政企合作
近年来,省档案馆持续优化档案利用服务,提升档案开放审核效率,2024 年超额完成13.8万件档案开放任务。在马龙池查阅档案期间,工作人员依托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快速提供档案目录检索、原文扫描等服务,并协调专家协助史料解读,确保研究工作高效推进。这种“精准化、专业化” 服务模式,既满足了企业编史需求,也彰显了档案部门“存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
“七一酱园”作为新疆两家百年传承的 “中华老字号” 调味品企业之一,其历史承载着边疆地区工业发展的集体记忆。马龙池在捐赠仪式上表示:“档案是企业的‘根’与‘魂’,感谢甘肃省档案馆的支持,让这段历史得以完整准确呈现。” 新疆七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红强调,发展七一,振兴酱园,将“军垦精神”发扬光大,企业将继续加强档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老字号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此次捐赠是甘肃省档案馆深化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 宗旨的生动实践。下一步,省档案馆将进一步拓展与企业、社会力量的合作,通过档案资源开放共享,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