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内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讯息 > 国内视点

广东省档案馆推进华南教育历史档案活化利用 省政协副主席许瑞生批示肯定

发布时间:2022-06-06 11:18:16  作者:卢汉明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本报讯 近日,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许瑞生在广东省档案馆提交的《关于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档案活化利用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广东省档案馆在华南教育历史这一主题上,主动作为,让当年档案工作者冒着炮火硝烟保留下来的抗日战争办学档案重焕生机。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对学校等文化设施进行野蛮轰炸。为存续文脉,维持教育,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培正中学等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纷纷内迁至粤北,艰难办学,延续华南教育“火种”。内迁粤北的华南高校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西北联大并存,在战火中坚持办学,培养专业人才,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在广东抗战史上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存和精神财富,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作为加快推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两年来,广东省档案馆大力贯彻省政府工作部署,持续推进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档案活化利用,有力服务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开发建设,让社会公众得以深入了解、研究和纪念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围绕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档案活化利用,省档案馆编辑出版了《广东省馆藏抗战时期广东学校迁徙办学专题目录》,收录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等7所学校有关档案目录共5000多条;精选馆藏迁徙办学档案编辑《烽火弦歌——抗战时期广东学校迁徙与办学档案选编》《广东省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拍摄纪录片《烽火逆行》及《王亚男》《马思聪》《烽火中的观星台》3部短视频;建成“烽火弦歌——抗战时期华南学校迁徙办学档案史料”网上展览馆,全景展示抗战时期广东学校迁徙办学的过程,以及在广东乃至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此外,省档案馆向社会广泛征集相关档案史料,征集到抗战时期来自广州培英中学、私立岭南大学等10余所中高等学校的一批华南教育历史档案,对华南地区抗战前后的教育发展等相关历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通过以上举措,广东省档案馆大幅提升了华南教育历史的当代社会影响力,实现了“一核一带一区”优质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有效串联,为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和历史文化游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档案史料支撑,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文旅事业的发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6月2日 总第3838期 第一版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