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内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讯息 > 国内视点

丝绸之路研究的创新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的文献支撑 《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出版发布

发布时间:2022-07-26 15:30:16  作者:崔珍珍 伍媛媛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本报讯 7月20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同举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的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发布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翔、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魏洪涛、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朱诚如出席会议。一史馆馆长孙森林主持会议。一史馆原副馆长、课题首席专家李国荣介绍了课题项目进展情况。

“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的整理与研究”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而启动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文献研究课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一史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共同策划该课题,旨在从历史档案中寻根找据,通过对明清两朝中央政府所藏丝绸之路档案的系统整理和深入挖掘,阐释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实况,弘扬丝路区域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历史主题,从档案文献角度揭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是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又一实际举措。该课题自启动以来,持续受到社会关注与肯定,并于2019年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20年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21年被列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学术项目。

作为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的《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由一史馆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合作编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是明清宫藏丝绸之路专题档案的首次系统甄选与公布。课题组经反复研讨,最终梳理出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八条线路。其中,陆上丝绸之路分为过江之路、高山之路、沙漠之路、草原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洋之路、南洋之路、西洋之路、美洲之路。全书每路一卷,总共八卷。通过对宫藏档案的解读,丰富和改变了学界对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传统认知。课题研究成果表明,明清时期的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尽管不同时间段有起有伏,但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并没有中断,而是一直在延续和伸展,并且形成了海陆纵横交错的八条线路。这是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创新,且与当今“一带一路”框架是相贯通契合的,从而勾勒出历史与现实相通的时空走廊。

魏洪涛指出,《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的出版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献支撑。它不仅是一部过硬的档案编研成果,也是档案人携手学界交出的一份政治答卷。一史馆是明清档案的保管基地,也是明清档案开发与明清历史研究的重镇,希望能够推出更多好成果,打造更多明清档案文化精品,不断加大档案开放利用,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有效地服务社会文化建设事业。

孙森林表示,明清档案人将在现代化新馆的新平台上更好地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做好学术和文化服务,用兰台耕耘的无私奉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

在座谈发言中,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光明日报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该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大家谈到,明清丝路档案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具有档案资源的原始性、学术研究的创新性、课题开发的时代性,必将极大地助力丝绸之路历史的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历史依据与文献支撑。

会上,高翔、魏洪涛向课题组成员颁发了课题证书,并举行了课题组和出版社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的赠书仪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7月25日 总第3861期 第一版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