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滨河路上城雕群

发布时间:2012-11-14 18:26:16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教育处  浏览次数:
  

  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带状公园,东西约10公里范围内,巍然矗立着一组城雕,将兰州装扮得美丽多姿。

 【黄河母亲】位于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得"优秀奖”。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4月30日雕成,系一长6米,宽2.2米,高2.6米的花岗岩圆雕,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硕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窝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苗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应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雕塑前面另立一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于1984年8月所立"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碑。

 【绿色希望】位于黄河母亲雕塑东约180米处,由王志刚、王铁城做成。它是由甘肃130多万青少年捐资兴建的,建于1987年7月。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汉白玉圆锥体变形树组成,高低参差,疏密有致地嵌立于园林绿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肃人民种草种树,绿化陇原的伟大壮举,象征陇原青少年茁壮成长。侧像2座,各高8米、长11米,汉白玉浮雕,呈弧形对称分布于主像两侧,东侧为"采种支甘”,西侧为"绿化陇原,以突出、烘托主像,起提示主题的作用。

 【筏客博浪】位于滨河路东段"白塔远眺”小游园中,1986年10月1日由汪兴中所作。通高6巧米,总长8.6米。雕塑由钢筋混凝土墓座镶嵌以黄河卵石,呈黄河巨浪翻卷状。皮筏斜飞于浪尖之上,破浪而飞,有搏浪追风之感。青铜铸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挥桨,其后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拢鬓,神态安祥。这一雕塑再现了昔日黄河上以皮筏为渡的交通方式,是兰州黄河文化的主要内容。

 【丝绸古道】位于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滨河路南段,系龙绪理创作,四川都江雕塑社朱孝学于1987年3月9日雕成。雕塑截取丝绸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由花岗岩雕成,高6米,长7米,重百余吨,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雄驼满载绸缎,上骑一着披风,右手搭凉篷了望的长者。驼右前部一深眼隆准虬髯的胡商牵疆倒行。驼右后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雕塑构图古朴,整体凝重,气势恢宏,令人顿生朔漠苍凉之感。

 【平沙落雁】又名"芳洲思雁”,位于滨河路东段,雁滩尖子南面,由王志刚作于1987年10月。雕塑呈在不规则形浅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只不锈钢大雁离水展翅奋飞状,塘西畔点缀以五枚"雁卵”,错落有致。总体采用抽象派手法,略加变形,显得新颖别致。这一雕塑取材于兰州新十景之一的"芳洲思雁”景观和雁滩的传说,寄寓兰州人民恢复生态平衡,使大雁重返雁滩的愿望,并使人们能联想到大雁从孕育到雄飞的生命演替过程。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