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岷县的美丽风景

发布时间:2012-11-14 18:26:57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教育处  浏览次数:
  

  岷县出名,因为生态。

  来到山清水秀的岷县,沐浴在纯净透明的阳光里,呼吸着带野草味儿的新鲜空气,不由人不感慨:环境如此优美。

  近年来,环保这个"发展硬件”再次成为新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助推器。青山绕城、绿水悠悠、花色掩映的良好环境已经成为岷县新经济迅速崛起的最好注脚之一。这几年来,岷县上下环境忧患意识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薄弱环节入手,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在实施产业强县战略的过程中,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和环境质量,全力构筑"绿色通道、绿色家园、绿色基地”等绿色生态系统。为将"生态立县”战略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岷县认真组织实施了生态建设工程,及时对历年退耕还林地块进行了补栽补造,补栽树苗1110多万株,启动了306线绿化通道建设,完成了63公里达6万株速生杨栽植。同时,发动机关干部义务植树18.8万株,绿化面山5000亩,实现流域治理1万多亩。加大优质牧草种植力度,种植各种优质牧草3.8万亩,累计牧草留床面积达到11.9万亩,形成了立林、立珠、奔直寺、巴仁五公里牧草长廊风情线,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绿色”成为了岷县的底色。为了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岷县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加大现场执法检查力度,加密监测频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使全县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工业固体废物、氨氮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在指标之内;同时,深入开展了"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全县27个放射源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现场执法检查;抓住春秋两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发动全县广大职工在木寨岭示范点大搞绿化工作,加强"管、护、养”和现场执法检查,切实保护示范点健康发展。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岷县编制了《岷县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规划》,并确定茶埠镇树扎村为试点进行重点建设;为了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规定》,在6·5世界环境日期间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支出专项经费1万多元,用来悬挂横幅、制作公益广告、设立咨询台、散发传单、编制宣传册等;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积极拓宽排污费征收范围,加大征收力度,确保"全面、足额、按时”征收,有力的保障了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岷县今天的可喜变化,得益于长期对生态文化孜孜不倦的宣传与弘扬。该县抓生态宣传,注重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对青少年学生,组织开展了共青团绿色基地创建系列活动;对于广大市民,则发起组织了创建绿色家庭、洁美家园等系列行动,从日常生活中培育起绿色生活习惯,由于注重发动群众参与,岷县的生态建设势如破竹,突飞猛进。

  众人拾柴焰火高。今天的岷县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岷县的生态优势使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更具吸引力。据了解,"五一”期间,来岷县观光旅游的客人就达5975人,创黄金周旅游新高。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