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露骨山
坐上飞机,俯瞰漳县,连绵起伏都是山。
乘着汽车,漫游漳县,翻过一山又一山。
站立平川,放眼四望,满目苍翠皆清山。
打开漳县地形图,数不清的还是山……
这是对漳县无数群山景观的真实写照,然而在这无数群山中最让人向往的无不是漳县最高山峰露骨山。
露骨山海拔3941米,是甘肃漳县及邻近几县的最高山峰,从我记事起,从我会看山开始,我就看到了露骨山,高耸的山峰,白雪皑皑的山体神秘的屹立在漳县最西端。爷爷指着露骨山说,娃娃啊,那就是露骨山。父亲指着露骨山说,孩子啊,那就是露骨山。母亲指着露骨山,也是这样说。在我认识山的概念开始,我就知道,山就是露骨山,虽然有点偏见,但在我的脑海里,就形成了这样的定势。
等我到了和村里的孩子们玩耍的时候,"漳县有个露骨山,比天还高三尺三”的谚语就在耳朵边耳熟能详了。在和小伙伴们到漳河里玩水的时候,清澈的漳河水,水中游来游去的快乐鱼儿,把小伙伴们乐坏了,小伙伴们相互问,漳河水是从那里来的?鱼儿是从那里来的?小伙伴们不约而同的回答,是露骨山上流下来的。
在上学的时候,早上我们看着露骨山上的朝阳,我们走向了学校,晚上我们踏着露骨山的晚霞回到了家。只要你在漳县没有一天你不与露骨山见面,不论你生活在漳县的哪个角落,谁人不是如此,谁人每天不见到露骨山,那是因为露骨山太高的缘故。说实在的,但是做为一个漳县人,屈指数来真正登上露骨山的就没有多少了。因此露骨山在人们的记忆中,就增加了无数神奇的色彩。
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露骨山是神山,山顶的悬崖洞里,有一位"雪山太子”。相传很久以前,这山上赤日炎炎,把满山草烧焦了,水烧干了,连石头都烧成了白花花的石灰,裸露在地表,附近农民难以农牧,离乡背井。玉皇大帝得知后,即派太子下凡来到山上,遍洒甘露,从此积雪不消,流水潺潺,嫩绿的牧草长满草原,流离他乡的百姓重返家园,过着安居乐业的农牧生活,人们便在山崖上凿石开洞,修了雪山太子庙,以示纪念。
露骨山上还有一个"妖魔池”,那是一汪墨绿色的深潭,里面住着一个妖魔。每当山下庄稼成熟的季节,妖魔便呼风唤雨,发起冰雹,将庄稼打得颗粒无收。后来山脚下的一个年轻猎手,带领一帮小伙子,手持火枪土炮赶上山,等到妖魔发暴雨时,对准云层狠狠开炮,只见乌云滚滚之处,落下一条双角巨龙,跃入潭底,接着水面上浮上了一根龙角,漂着一团团的血,从此"折角龙王”再也不敢横行害人了……
从这些自己零星知道有关露骨山的传说,我也是这样了解露骨山的。当我走出漳县的时候,外面的人们问我你们漳县有什么时,我会骄傲的脱口而出,"漳县有个露骨山,比天还高三尺三”。好象这样的回答我最满意,听完这话,其实外面的人们也非常向往"比天还高三尺三”的露骨山。在我学校毕业的时候,有几个外地同学,说什么也要到漳县的露骨山来浪一浪,他们跟随着回家的我来到了漳县,为了不使同学失望,乘着雅兴,我们在农历六月六的一天骑着自行车去登露骨山,然而,当我们上到露骨山脚下的石崖寺,也就再也没有力气上去了,一问当地老乡,才知到要登上露骨山那还远着里。再加之石崖寺的花儿会热闹非凡,唱花儿的藏汉群众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把我们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吸引在花儿会上,在热闹的花儿中,我们也就放弃了登上露骨山的设想。同学们走了,二十多年了,由于工作的繁忙,再也没有提起登上露骨山的事。
今年有机会到露骨山脚下的金钟镇纳仁沟采访,见到纳仁沟七老,他们一再邀请我们一同登上露骨山,把露骨好好考察一下,用新闻的视角把露骨山好好的宣传一下。并且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对露骨山优良自然资源的保护。我感到这个想法非常好,我可以用我的这支笨拙的笔写一写露骨山,算是我对家乡做的一点贡献,也不冤党和人民培养我那么多年。
但是当我们在纳仁沟七老之一的漆俊得老人的带领下,登上漳县第一高村曼子路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阻隔了我们上山的路,把我们无情的阻隔在了曼子路的山梁上,登临露骨山的愿望又一次化为了泡影。在曼子路村的暴雨后,我们在城里听说漳水论谈网友"111”的母亲生病了,来到漳县第一高村去看一看网友的母亲也是一件好事,我和毛毛雨、黎明、宇昼去找"111”的家,当问到"111”的邻居时,邻居们说"111”及家人们不在家。眼看一天的时间再不可能让我们登临露骨山了,我们怀着遗憾,怀着对露骨山的无限向往,很不知足的下山了。
回到县城,大家对登临露骨山怎么也不死心,纷纷在"漳水论谈”组织再次登临露骨山的计划,眼看眼半年又过去了,登临计划仍然还是迟迟没有落实。我看要登临露骨山绝非易事,一次次的机会就这样在我的向往中落空了。
昨天,在城里我又见到漆俊得老人,老人是漳县金钟纳仁沟村人,曾经在中国核工业保密厂工作,现在是退休职工,家住南京,但是退休后,老人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每年他都要在露骨山脚下的纳仁沟长住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老人在露骨山脚下的村村社社流下了助人为乐的美好佳话。对乡亲们看病、照相、摄像成了老人的一大乐事。最重要的是老人把露骨山的各种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摄制成光盘,到处宣传,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光盘的形式传递给远在他方的南京亲人们以及自己的老战友、老朋友们,让他们也分享自己在家乡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幸福。同时老人也给我送过关于露骨山风土人情的光盘,由于我几次登临露骨山未能如愿,在家里,每当我想起露骨山的时候,想起家乡美丽的露骨山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时候,我就把老人送给我的光盘翻来覆去的看,以便寄托我对露骨山的无限向往之情。
<--EndFragment-->
<--EndFragment--><--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