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岷县十八位湫神祭典

发布时间:2019-06-18 15:23:3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来源:岷县党政网  作者:何燕军  添加日期:15-12-08 09:36:49

 

岷县民间的祭湫神活动,源于岷县古代的多神崇拜,是图腾崇拜、神灵崇拜和英雄崇拜的混合体。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到明嘉靖年间(公元1523年)18位湫神的神灵形象、祭祀指向及各种仪规均已日趋完善,从而成为地方农业和社会文化结构的重要规范,渗透于生产、生活、社会民俗的各个方面。

十八位湫神中有男性10身,女性8身,男神戴金冠和纱帽,着龙袍、登朝靴,脸谱为红、白二型,红脸6位着绿袍,白脸4位着红袍,胡须皆5绺,系用头发或戏剧胡须粘贴,颇潇洒。女神戴凤冠,着红色锦袍,饰霞帔、云肩,足穿凤头绣鞋,一律粉脸、娥眉杏眼,表情慈善,亦俊俏。

男神10位均为民族精英,即北宋的宗泽、东汉的庞统、三国的姜维、西汉的朱云、明朝的胡大海、张锦,唐朝的雷万春、李晟,女神8位均为地方神话传说人物。

湫神坐轿舆有两抬和八抬两种,均由轿顶和台座两部分组成,轿顶正面楣额有湫神名号。

岷县民间的湫神祭祀活动主要有元宵巡域,庙会祭祀,攒神祭山三部分。

元宵巡域迎祭活动部分主要是,白天群众自发在寺庙进行祭祀活动,夜间十八位湫神按即定路线“走马路”,街区群众设案、迎神、点蜡、上香、敬献祭品,从初夜至凌晨,鞭炮烟花迎接,花炮连天,长街通明,万人空巷,湫神乘龙驹或畅蓬轿,观烟火,巡行受祭,街区还有龙狮舞及社火队相随。

庙会祭祀活动部分主要是以农历五月十七为代表的祭神庙会,自五月十七日起,连续三天,十八位湫神相聚城南街道,并于十七日午后依次被抬上二郎山,接受官祭,三天内以祭神赛会为依托,便形成了二郎山远近闻名的花儿盛会,整个五月份,十八位湫神各按传统路线出巡,接受四路八乡群众祭祀,相关花儿会有40多处。

攒神及祈雨部分主要是,在每年春夏季节岷县多有旱情,冰雹濒发,于是就在民间流传着祈雨、插牌及攒神活动,竖神幡,设牲祭,攒神时觋公穿神衣,击扇鼓,婆娑起舞,念念有词,还有巡街诵经,湫池祷词等。

岷县民间的祭湫神活动是与岷县花儿的起源、演唱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涉及民俗、伦理、歌谣、祭祀等多种民俗事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供稿:何燕军   责编:王永贤  刘宇鸿)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