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记忆】古八景兰州历史长河里的珍珠(图)
古八景兰州历史长河里的珍珠

兰州握桥
首席记者王丽珍
记者郑宇飞
壹
古八景魂牵梦绕的历史印记
黎明时分,被悠长庄严的钟声唤醒,老兰州人可以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去五泉山观瀑布倾泻、山涧水珠四溅的美景;也可登顶黄河岸边的拂云楼,享受如履黄河水面乘天风的飘逸感;逢月夜,邀三五好友去莲荡池(今小西湖一带)泛舟,鱼虾游荡、莲花吐香,自是美不胜收;暮春时节,当马衔山、阿甘镇一带深山沟及阿干河上游冰雪消融后,可在雷坛河岸上,观赏浪涛轰鸣、水雾氤氲,握桥恰似一弯彩虹横卧在有如云奔烟飘的波涛之上;同样是暮春时节,上沟下沟一带梨花竞艳、金蕊微颤,引得兰州人倾城出动……
五泉飞瀑、兰山烟雨、白塔层峦、梨苑花光、河楼远眺、古刹晨钟、虹桥春涨、莲池夜月——曾经的“兰州八景”,至今仍是许多老兰州人魂牵梦绕、无法抹去的记忆,后来的年轻人只能凭文字影像去追溯当年的胜景。
长期致力于民俗研究的兰州史志专家邓明介绍,八景在古代是夸饰当地的形象标志。兰州古八景,是由更早一些的十二景演变而来。根据《兰州市志·园林绿化志》的记载,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首次提出了“兰州十二景”的概念,荆州俊《临洮府志》和王道成《兰州志》,都将十二景列入其中。到清初,演变为兰州十景时,久负盛名的“兰州八景”已经全部在列。
邓明介绍说,之后比较流行的“兰州八景”,是从晚清到上世纪50年代左右形成的。
贰
形成说肃王家族景观带动效应
“兰州八景中既有包括了春夏秋冬的季节性景色,又有不同时段,清晨、黄昏及夜晚的景色,可以说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兰州美景。”邓明说。
近日,兰州宴家坪明代皇室墓葬的挖掘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文物专家判定墓主人是明代肃王家族成员,这也让在兰州驻足了约250年之久的这个皇室家族重回人们的视线中。邓明认为,明肃王家族对兰州古八景的形成及推动有着重要影响。
“有一种说法,明初,明肃王建望江楼于九州台上,寄寓远望其生活过的长江之滨南京的情愫,奠定‘河楼远眺”之基;也有说该景观的河楼是肃王府后花园北城墙上的拂云楼(位于如今的兰州市委招待所)的,也叫望河楼。”邓明介绍。在《兰州市志·园林绿化志》的记载中还有一个关于贞德烈女的感人事迹,“拂云楼旁有诗碑两通,各有一块碗大的血迹,每逢天阴下雨时尤为明显,人称碧血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部贺锦攻入兰州,执肃王朱识-,其妃颜氏、顾氏登北城欲投黄河,未及,以头撞碑而死,血染石碑。”如今,其中的一通碑便保留在兰州市工人文化宫内。
据资料记载,除“河楼远眺”外,“莲池夜月”也与肃王有着重要联系。“在今兰州军区陆军总医院、兰州文科学校一带,元代为莲荡池。明肃王蓄神水为池塘,方圆五里多。栽莲藕,鹭浴鸥浮……”除此两景与其有着直接的联系外,明肃王家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余六景产生了带动效应。
叁
今安在兰州古八景的变迁
很多事物,终究是经不起岁月打磨的。昔日的兰州古八景,许多已经难觅其踪。
正如清代画家何海楼“龙泉瀑布图”上题诗所云,“苍崖百丈泻飞泉,可是骤龙乍吐涎。误认光明一段锦,回波漩伏瀑珠穿。”作为兰州八景首景的五泉飞瀑,曾经的蔚为壮观可见一斑,如今,首景风光不再,往日奔流而下的景观变成了潺潺流动的溪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城区的拓展,上沟下沟一代的梨园逐渐被拔地而起的楼群所取代;肃王家族寄托思乡情怀的“望河楼”,也于1959年在拓展滨河路时拆除;而始建于唐代,被茅以升称为“伸臂木梁桥代表”的兰州握桥,自1952年拆除后,“虹桥春涨”美景永难再现;同时消逝的还有“莲池月夜”和“古刹晨钟”。曾经的八景成员,惟“兰山烟雨”和“白塔层峦”两景尚存,风貌更胜往昔。
世事变幻,转眼沧海桑田。遥想当年,明肃王秋日登华林寺(位于华林山),夕阳的余辉中,肃王兴起,遂吟诗抒怀,“闲登杰阁倚危栏,多少轮蹄去复还。篱落连绵秋色里,园林高下夕阳间。雨余船系临沙柳,风顺钟闻隔岸山。无限壮怀吟不尽,盛游到此暂开颜。”400多年的时光逝去,肃王的壮志豪情,伴随着“古刹晨钟”,都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肆
新演变朝气蓬勃的“步步为景”
现今,晚清画家何海楼(甘肃临夏人)画作《兰州八景图》,成为省图书馆的馆藏宝贝;张掖路步行街上,“兰州八景”浮雕地灯成为一大特色;我省剪纸大师叶长友以何海楼的“兰山八景图”为依据创作的剪纸作品《兰州古八景》,日前也被制作成合金浮雕安放在金城关景区内。
古老的兰州八景,如今大多只能以这样的形式,存留在艺术创作中和历史记忆中,不禁让人无限感慨。而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和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一些能够体现兰州风貌的新景观也在不断形成。1984年,兰州市园林局牵头举办了兰州新景观征选命名活动,栖云耸翠(兴隆山)、兰山烟雨、五泉飞瀑(待修复)、白塔层峦、芳洲思雁(雁滩)、丝路金波(滨河路)、天斧沙宫(安宁大沙沟)、红雨流丹(安宁桃园)、花海玫香(永登苦水乡)、石壁泻珠(吐鲁沟)并称为兰州新十景。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选出的新十景,如今有些已经不复存在。记者从兰州市园林局绿化处了解到,今年,五泉山经过一番改造后,泉水流量较之此前有所增长,但距离“五泉飞瀑”的壮丽,还是有相当距离。
随着兰州市城市建设进程,一些新的景观相继出现,1986年,享誉全国的黄河母亲雕塑座落在了母亲河边。进入新世纪,中国首个以龙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龙源、再现水车之都盛况的“水车博览园”相继落成。在滨河路“步步为景”时,七里河区政府斥资1.7亿打造的“陇上名人园”也已经奠基开工……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文化遗产则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新的风景会带着蓬勃的朝气出现,但消逝的无法再来,今天,我们在打造新城市新景观时,也该守护好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
兰州古八景简介
五泉飞瀑
五泉山的泉水是一种黄土覆盖下的基岩裂隙水,裂隙水以下降泉的形式出露地表,形成东龙口和西龙口的瀑布,清流交错。悬崖上有瀑布数道,犹如玉带,从空飘落,隆隆轰鸣,水珠四溅。
兰山烟雨
“兰山烟雨”景观在皋兰山。皋兰山主峰海拔2129.6米,每逢风雨飘洒或雨后初霁,湿雾翻腾,山岚四起,云翻雾滚,缠绕山腰,引人遐思。
白塔层峦
从黄河南岸望去,白塔山由远近高低的众多层峦叠障组成,或黄土厚覆,或岩石裸露,峻峭嶙峋,沟壑纵横,被人称为“白塔层峦”。
梨苑花光
“梨苑花光”景观在现在的上、下沟一带。明代至20世纪60年代,兰州最大的一处梨园,西起上下园,东至颜家沟。龙尾山麓高低错落构筑着一系列庙宇,有明代悬楼十余间,称为白雪楼、红楼,亦称梨花馆,正处梨园深处,是暮春赏梨花、深秋观红叶的最佳去处。道光年间,白雪楼被雷击毁,不久红楼亦倾倒。
古刹晨钟
“古刹晨钟”是说兰州是座多佛寺的城市,城区及四乡各有20多座寺院,寺里有铁钟、青铜钟,每逢黎明时节,和尚、道士做佛事、道场,敲击铁钟、铜钟,高低远近,钟声悠长,响彻兰州上空。
河楼远眺
“河楼远眺”景观的河楼是指明肃王府北城墙上建的拂云楼(又称望河楼),登此楼,如履黄河而乘天风,伸手可采云彩,故名拂云楼。1959年,为了拓建滨河路,北城墙和拂云楼都被拆除。
虹桥春涨
“虹桥春涨”指卧桥,亦称握桥,在雷坛河上。每逢暮春,马衔山、阿干镇一带深山沟及阿干河上游冰雪消融,山洪暴涨,奔涌卧桥之下,水沫飞溅,浪涛轰鸣,卧桥恰似一弯彩虹横卧在云奔烟飘的波涛上。
莲池夜月
“莲池夜月”即小西湖,原址在现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兰州文科中学一带。元代为莲荡池,四周芦荻如青纱帐,泛舟湖中,莲叶田田,莲花吐香,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