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兰台文苑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登太白山记略

发布时间:2012-11-14 15:51:55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教育处  浏览次数:
  

  早些时候,太白山的胜名已有耳闻,借了外出开会之际,受盛情特邀,兰台人已然兴致勃勃,驱车沿两边满目葱茏的天宝高速疾驰而东,在参观学习宝鸡市档案业务工作后,顺便去宝鸡市眉县汤峪镇——太白山五星级风景区。起初,看惯了山里自然光景的我竟也不以为然,毕竟,山水草木大小雷同,异曲同工者甚多……到得跟前,眼帘却豁然一亮,只见名人题记、碑文、勒石皆有,多是赞美太白山风光的诗、词、记等。眼前的太白山体清流潺潺,峰峦起伏,气势磅礴,景色清幽。在前行的路上,但见沟壑耸立,路面狭窄,大家乘车缓缓而行,不时为迎面而来的车子让路绕行。正象进发前导游叮咛的,路面陡立,谨慎慢行一样,大家默不作声在绕水而铺的水泥路面款款前进。
  太白山属秦岭主峰,山体巨大,横跨陕西、甘肃数县,绵延数百公里,凡登顶者都有"到得主峰顶,长江黄河在脚下”的雄浑豪迈。车子在不紧不慢中亦景亦情中前行,只闻草香花香直扑沁脾,各类植物适地而生,一路满目苍翠,郁郁葱葱,我们被山野的清爽簇拥着,疲劳一挥而去,精神陡然百倍,在导游的指挥棒下,大家边逗留边看景,边听讲边神思……李太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泼墨石、醉卧石,别有洞天的石桥流水以及天然生成的曲径通幽和大小叶共一树的稀有树种等等,大家每到一处,兴致空前高涨,有的入水寻奇,有的醉卧巨石当一回李太白,有的轻吟起儿时的玩歌,置身其中幌若时光倒流至童雅的天真烂漫。把我们的思绪从历史的黄页里一页一页搅翻着,纵然遐想建立在神话的对仗比拟中,鬼斧神工的神奇造化却赐予了八百里秦川憨厚的人民,让他们精心呵护,依势造形,丰富想象,打造了太白山世界级自然风景区……一路依山形乘势而上,只见山势挺拔,路面急弯陡增,翘首环视,只见四壁森森,望不尽的青翠比肩攀高,置身其中,大有掉进硕大无朋天坑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人顿生急欲逃逸的情状。
  悠忽见,我们依然走到珠峰的脚下,在那里,我们稍事休息,并对周边群山展开瞭望,只见阵风习习,满山遍野的林海松涛如潋滟般随风而起而落,此时此地的大家站在山顶树梢处,一种成功的登顶轻松惬意渐次漫上心头。遥望千余米高的主峰,大家不敢懈怠,两人一组换乘空中缆车顺势而上,其时,太白山之高之险正随垂直而升的缆车凸现眼前,及至缆车停处,距主峰还有垂直500米高的陡峭山崖路,此时,我们的队伍大多正气喘吁吁,仰望近在眼前的主峰山顶,倾听身边此起彼伏的林海涛声,或是海拔高的缘故,或者已是盘山绕行一天人马困乏的原因吧,我们这些紧随兰台魁首登顶的队伍出现了近三分之二的减员,大家跟随首长登临太白山本身的荣耀和鼓舞是莫大的,肢体的不支被精神战胜着。还好,大家紧跟首长矫健的步履,踏着不规则石条铺就的小路蜿蜒爬行。极目望去,太白山顶处在陡峭的山脊上,山顶直插青云,青云之上一面红旗猎猎招展,示意勇敢者无所畏惧登顶的荣光。顺着山脊在石路上攀援而上,但见仰望天际的天狗、怪石、苍松、翠竹以及盛开的杜鹃花,间或怒放的红黄白小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格外醒目、爽朗,构成了太白山主峰秀丽壮美的自然景观。近在眼前的峰顶,对于我们这些平时炼少坐多的兰台人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意志和精神的磨砺、考验,更是兰台人坚守青灯孤影而矢志不渝、勇往直前的品格检验。只见大家大汗淋漓却攀爬不止,虽然到后来,有人因海拔太高而胸疼难行,有的因缺氧而终止爬行,仰或因劳累过度瘫坐在石阶上气喘吁吁,但他们倾其能量,都尽心尽力了。到达山顶,20余人有三分之一者登顶,兰台首长首当其冲,率领我们登上顶峰,和我们后来上去者一道见证了我们兰台人矢志不渝、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更可喜者,竟有3位女性也紧随其后攀爬到顶峰和我们会合,真所谓"兰台巾帼女,试比太白高”。3511米!我们围坐在登顶最高界碑处,欣喜莫名,极目远眺,大大小小的山峰环绕在我们脚下,天之蓝、山之绿、云之白,架构起祖国壮丽山河的宏伟美图,令我们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大家不约而同互致喜庆祝贺,相互拍照留影,享受这人生难再的喜悦,庆贺这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满腔的热情和者疲劳、汗水,在最高界碑处绽放出兰台人勇攀高峰,创造卓越的宝贵精神品格!是的,兰台人开心地笑了,因为山连着山的秀峰,就象海连着海的绵绵不尽一样,满山遍野的阵阵松涛也为我们动容欢唱!此时此刻,只见猎猎红旗迎风招展,站在界碑处,脚踏长江黄河的豪迈满溢在我们心头,天之圆,地之方之说,在这秦岭主峰山顶得到充分印证,也坚定了我们为档案事业的发展"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信心和决心!
返程中,我和大家一样兴致盎然,在太白山下方路边上我走到一大鼓边,用陇东秧歌调,把打击乐敲得震天响,秧歌调本身是欢快的,而当我在行的鼓点变幻着节奏响起后,其空灵悠长的声音吸引了很多旅人驻足观赏。离下山还有一段路,我们顺势仨人搭乘了滑行溜索,飞快的溜索在高耸的树之巅飞翔,短短的三十秒飞走过了800米远,我吓得索性拉下帽沿不敢正眼瞧前方一眼。嗦啦啦……其惊人的速度着实让人一惊一咋,幌忽间已经到站。车子在黄昏的暮色中缓缓而行。突然间,从路边灌木丛中接连跳出5只狐狸,从神情和动作看,是一只老狐狸率领它的子女到路边散步觅食,我们走到跟前时,那只老狐狸竟径直朝我们走过来,全然不顾自己的危险,在车轮跟前,禄勾勾的眼睛盯着我们不肯离去,它要意欲何为?我们诧异……僵持了半天,车上有人把吃剩的干粮扔给它,它才招呼子女在路边大吃了起来。这种生物与人亲近的场面,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路间,虽然也有大小蛇不停地在路边爬来爬去,令人悚然,但毕竟衬托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是多么地美好。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