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新河:22万人挖出的“幸福渠”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古老文化,也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1975年,经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在遵循“上游以蓄为主、中游蓄泄兼顾、下游以泄为主”的科学治水规律基础上,于秦淮河方山段采用“裁弯取直”的方式畅通河道,自牛首山至雨花台之间开凿一条秦淮新河入长江,从而减轻南京主城区乃至秦淮河中游一带的洪涝压力。
热火朝天推土忙
利用爬坡机运土方
担土挑石开新河
秦淮新河工程自1975年12月20日动工,至1980年6月5日建成通水,历时近5年,用工22万余人(次),土方多达1848万方,是当时南京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与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遥相呼应。
切岭工程是秦淮新河建设中的第一个大工程,也是难度最大的工程段。它横贯韩府山4个海拔30米左右的山头,土方工程用时两年多,相当于一个年产230多万吨矿山的开采量。不仅如此,其山丘地区10米土层下的岩石为蒙脱石石质,遇水即膨胀崩解为粉末,这就需要从高岗上运送黄土替换河底、河坡的膨胀土,再用块石垒砌高达15米的护面,工程量极大。当时的建设者风趣地说,挖土时“黄土铁般硬,一凿四个印”,担土时“上坡气直喘,下坡腿发软”,个中辛苦可见一斑。在这样的施工条件下,秦淮新河建设工地上却涌现出一批英雄集体和先进人物。
在1975年12月29日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秦淮新河工程民兵师政办组编的《工地战报》(第8期)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想着干、比着干、争着干》的文章。文中提到花园公社民兵营临江连各排之间开展竞赛,人人争当红旗突击手。“最近,这个连的战士在连长苏民我的带动下,人人干劲十足,你追我赶,他们爬坡象(像)龙吸水,下坡象(像)虎离山,倒土象(像)燕子飞。一排与二排搞对口竞赛,比着干,两个排的战士担担挑土一百五……有的战士一担土足有二百多斤。”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宏。在“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口号的鼓舞下,秦淮新河建设工地上出现了“干部能下海,战士能擒龙”和“老将不减当年勇,小将斗志更加旺”的团结奋战场景。
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群众的大力支持,是秦淮新河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工程前期,约有7万名来自镇江地区的建设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中,其余大多数人住在当地的民房里。1978年12月25日,秦淮新河工程镇江地区指挥部在《简报》(第10期)中特意选登了几个先进事迹,以表达对南京市各级单位以及广大群众的感谢:《东山脚下情谊深》描写了江宁县党组织和群众以实际行动,给予工程队住房、粮食、器具支持的生动场景;《宋西队里亲人多》讲述了东山公社翻身大队宋西生产队的干部、群众像亲人一样关心民兵的情形;《夸队长》以小曲的形式,赞颂了东山四队女队长李友兰支援工程建设的事迹。
5年间,来自江宁、镇江等地的22万多名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切山岭、挖深沟,开通了一条16.88公里长的新河道。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论寒暑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如果说,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秦淮新河的建成通水就是靠人民群众一铲一筐挖出来、挑出来的。
如今的秦淮新河
1980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秦淮新河建成通水》的新闻报道。文章称,群众把秦淮新河叫做“幸福渠”。事实也的确如此。此后,南京历经多次洪水,特别是1991年、1998年的大洪水,秦淮新河水利枢纽屡建奇功。有数据显示,在抗洪排涝中,秦淮新河和武定门两座水利枢纽工程发挥的减灾效益超过50多亿元,保障了南京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0多年过去了,秦淮新河依旧守护着南京人民的幸福生活,见证着城乡的蓬勃发展,且随着时代变迁不断焕发新风貌。如今,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正在加速贯通,秦淮新河已成为环绕南京主城的人文走廊、生态绿廊和休闲长廊。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南京市江宁区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5月17日 总第4137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