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市州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讯息 > 市州聚焦

旧年档册书青史 新岁卷帙绘锦程 ——甘南州档案馆2024年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24 16:29:06  作者:佟军  来源:甘南州档案馆  浏览次数:

2024年,州档案馆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党纪学习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对标“四好”“两服务”的工作要求,全力在补齐工作短板、建强干部队伍、夯实档案基础、提升业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有力有效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档案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今年共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2次,书记讲党课6次,交流研讨6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开展《档案大讲堂》11期,业务大比武4次,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馆党支部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35次,理论中心组组学习12次。三是压紧压实责任,扎实安排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在微信工作群中转发学习社会热点评论,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科学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热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四是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接受监督,坚持馆务会议研究“三重一大”问题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参会,今年以来,邀请纪检组参加馆务会议13次。五是扎实开展平安甘南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完善了档案安全等多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年初将法治建设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学法,模范用法。六是深入推进“群众工作五个全覆盖”行动,干部职工自筹资金21000元,为帮扶户发放了地膜、油菜种子、鸡苗和生活物资,全年共深入临潭县新城镇西街村、丁家山村5次,深入临潭县卓洛清真西寺2次开展工作,得到了联系村、帮扶户、寺院、企业、结对关爱对象的一致好评。

唤醒档案资源,展现档案魅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树立为国家服务的大局意识,紧密围绕中心工作、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开展档案编研工作。一是高标准办好专题展览。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加强涉及我州红色档案征集,举办了“红色档案—甘南革命历史纪实”主题展览和“绿色甘南—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纪实”展览,截至目前,我馆展览已接待参观者约2500人次,已经成为了全州各单位开展党员党性教育、主题党日的重要场所。撰写了甘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档案展览大纲。二是深化馆校合作。和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建立合作,挂牌为“教学科研基地”,为进一步挖掘馆藏资源,提高开发利用夯实了基础。三是加强编研工作力度。编写了《感恩奋进新时代同心筑梦新征程—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七十周年资料汇编》和《档案里的甘南—甘南革命历史概述》,编写重要历史档案赏析35篇。

加强资源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完善制度补齐短板。制定了《甘南州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完善了甘南州档案馆档案接收名册及档案接收质量标准等各项制度要求,馆藏档案从2020年底的5.7万卷、1.5万件提升到2023年年底的9.8万卷、18.6万件,增幅达到99.1%,实现了应交尽交的工作目标。二是档案征集丰富馆藏。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了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全域旅游无垃圾、红色甘南、生态文明、五无甘南·十有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档案资料668件,口述档案10条,音响资料74盒(盘),照片资料1028张,实物30件。三是分类建设特色档案。建立了“甘南州红色档案资源专题档案资料库”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档案资料库”。四是热情高效开展服务。今年共接待档案利用人员480多人次,查阅档案5860余卷件,提供复制件4920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获赠感谢锦旗4面、表扬信2封。五是认真做好开放审核。完成了40个单位11068卷馆藏档案审核工作,开放档案21617件。六是加强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通过申请财政资金、压缩办公经费购买第三方服务,全馆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等方式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今年,共完成了馆藏档案扫描著录挂接260万幅,近三年累计完成了500万幅,数字化率从不足1%提高到了40%,其中民生档案数字化率达到了95%以上,档案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绷紧安全之弦,严守工作底线。一是库区增设了安全监控、环境监控管理平台和除湿设备,避免档案受潮发霉。安装了柜式七氟丙烷清洁气体灭火设备,增设了消防温感和烟感探头,库房达到了“十防”标准。二是落实科室每天检查、分管领导每周督查、主要领导每月巡查的安全制度,定期邀请甘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消防维保企业开展消防培训,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档案安全。三是加强纸质档案消杀工作。新建了档案消杀房,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相结合的方式,分批次、分时段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消杀,现已全面完成了30万卷(件)馆藏档案和1.3万件资料的消杀任务。目前,我馆档案消杀房是全省最先进、消杀效果最好档案消杀功能室。四是开展档案抢救修复工作。着力提升档案裱糊业务技能,尤其是双面裱糊技术的应用,开启了我馆档案抢救修复的新征程。截止目前,完成了2930幅建国前档案的抢救修复工作。五是强化保密意识,加强保密管理。认真落实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定期邀请保密局开展档案扫描人员涉密资质、扫描设备、储存设备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防止档案泄密。

夯实发展基础,稳固发展底座。一是加强局馆协作。按照“一事一授权”方式,结对州直所有单位开展档案业务一对一指导、检查和验收,完成了档案安全专项检查、行政执法和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等工作。二是高质量完成业务评价工作。通过了甘肃省档案局对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达到了规范档案馆相对靠前水平,处于全省中等偏上位次,其中,开发利用服务位列全省前列,并在2023年全省档案工作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三是锻造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用人导向,今年新招录公务员1人,提任科级干部1人,职级晋升3人。三年来,通过遴选和公务员招考,共入职8名年轻干部,提任科级干部7人,职级晋升4人,干部结构得到优化。四是高质量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邀请档案信息化全国领军人才把关建设方案,按照国家B级标准建设,于2023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继续对系统惊喜优化升级,目前是甘肃乃至西北较为先进的数字档案馆。通过数字档案馆项目的实施,配套建成了档案业务培训室、裱糊室、消杀室、查阅大厅、扫描室、著录室以及1号、2号展厅,至此,我馆各项功能室得以完善,各项业务高质量开展。该项目被《中国档案报》头版头条报道,吸引了省内外档案馆前来观摩学习,两年来,共接待青海省黄南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兰州市、庆阳市、临夏市、定西市、红古区、临洮县以及州内各县市档案馆考察学习人员400余人次。五是加强档案宣传工作。与州档案局联合举办了“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全力加强线上线下的联动宣传,截止目前,在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档案杂志、甘肃档案信息网、甘南日报、甘南头条、甘南机关党建等新媒体发布信息40余篇。

新年启新程,砥砺奋进书华章。回首2024,甘南州档案馆砥砺奋进、实干担当,奋力谱写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展望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重党建强引领夯堡垒,讲担当顾大局促发展,抓重点强执行见成效,变方式改模式焕活力,强意识守防线保安全,拓思路破难题促提升。全面推进“四个体系”建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