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市州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讯息 > 市州聚焦

金昌市档案馆十四五档案事业成果

发布时间:2025-08-19 17:37:33  作者:金昌市档案局  来源:金昌市档案局  浏览次数:
落实“十四五”档案事业规划情况



01
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制度化、法治化

党管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局馆协同、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了市、县档案馆整体搬迁、永昌县数字档案馆建设等问题。重新修订《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档案局馆协作机制》等规章制度10余项,进一步完善了档案重大事项审核、应急处置、收集利用、保管保护等规章制度40余项。依法治档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取得档案行政执法证件人员共计23名。普法效果明显制定“八五”法治宣传规划,累计举办展览5次,发放宣传资料、物品等1万余份,参观群众累计达7.5万余人次。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全覆盖面向党政机关企业、农业农村档案等部门在档案规范化数字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监督指导。

07.2024年6月13日,金昌市档案局、档案馆、国网金昌供电公司联合召开市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交流会.jpg

图1 金昌市档案局、档案馆、国网金昌供电公司联合召开市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交流会
02.2025年6月9日,金昌市档案服务企业联合开展“档案知识有奖问答活动2.jpg

图2 金昌市档案服务企业联合开展“档案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02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多样化、系统化

拓宽收集范围,加强重点收集,修订了《金昌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广泛征集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服务、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档案进馆,现全市馆藏档案共297个全宗42.13万卷。加大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印发《金昌市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围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金昌、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城市等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接收征集照片、音像、实物等档案资料3265件134卷510G。严把进馆档案质量全面推行档案“三合一”制度,编制了《档案馆全宗指南》和《档案馆指南》,及时更新档案检索工具,建成馆藏文书、专业、照片、声像、实物等各门类档案及图书资料文件级目录数据库255.08万条。加大专业档案和特色档案接收力度,广泛征集金昌知名人士、老红军的各类证件、荣誉证书等实物档案进馆。

4市档案馆特色档案库房.jpg

图3 金昌市档案馆特色档案库房


03
档案利用体系建设高效化、快捷化

档案开放工作有序开展,成立档案鉴定工作协调小组,制定《档案鉴定制度》《档案开放制度》《到期不宜开放档案规定》等制度。通过网站公布开放到期档案2518条目录。积极接入国家和省级档案查询平台实现“异地查询”“跨馆查询”“网上查询”等服务,累计受理跨区域查询34条馆内设置自助查阅服务平台,可在线查阅部分开放档案全文。5年来,为2.5万人调阅资料8.3万多卷(件),复印档案3.6万多张,提供电子档案2万多件,收到感谢信3封。编纂《人文甘肃金昌卷》《永昌县全面小康志》《金昌市金川区扶贫志》等编研成果20余种。为党委、政府决策呈报《引硫济金工程档案集》《金昌印记—撤并机构馆藏印章(1981—2019)》《足迹记录——馆藏档案选集》《政府工作报告档案集(2012—2024年)》等编研成果10余册。建立红西路军革命历史、抗美援朝老兵采访录、红色舞剧、红色图书等专题档案资料库。成功举办了“金昌的记忆”“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见证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金昌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等主题展览。

档案馆开放日活动1.jpg

图4 档案馆开放日活动
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jpg

图5 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永昌县数字档案馆展厅2.JPG

图6 永昌县数字档案馆展厅


04
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规范化、常态化

档案馆库条件明显改善市馆于2021年12月整体搬入金川区档案馆,区档案馆按县级二类标准设计建造,总建筑面积3700平米,使用面积2400平米;全市80%的机关单位建立独立档案室,部分单位还建有专门档案室。档案安防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档案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等制度,定期开展档案安全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等工作。配备总控系统,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档案安全体系,建立24小时值守和手机APP随时巡查机制。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加强档案服务外包安全监管,保障归档整理全过程绝对安全。妥善备份档案数字资源制定《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备份管理制度》,规范档案数字资源备份、转换和迁移工作流程配备了4台磁盘阵列用于在线存储,容量为11.5TB,实现了双控双活部署。预留1台磁盘阵列和1台光盘库用于定时增量备份,容量为12T,存储备份设备冗余可满足今后5年数据增长需求。



05
档案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网络化

建设数据服务器中心机房,配备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配置双控制器存储盘阵、FC交换机,安装异构双活系统。实现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三网隔离。配备H3C专业级路由器及防火墙等网络附属设备,具备防火墙、漏洞扫描、安全审计、入侵防御检测等必要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档案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建立数字化预处理、数据质检等流程管控台账,现市馆馆藏文书档案数字化率98%、城建图纸和照片档案数字化率100%,县区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均达到70%以上。目前可实现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离线接收和四性检测,将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党政机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在线归档和移交。接入全国和省级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在省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上传档案开放目录332条。



06
档案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常态化、长效化

将档案干部培训列入市级党员干部年度培训计划举办专题培训班15期,参训人员达2000多人次;加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近年来,全市参加线上培训人员达300多人次。积极推荐13名业务骨干入省级专家库,建立了30多人的市级档案专家库。

2023年4月21日,中共金昌市委办公室(金昌市档案局)在市行政中心举办全市档案管理人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jpg

图7 中共金昌市委办公室(金昌市档案局)在市行政中心举办全市档案管理人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2025年培训2.jpg.jpg

图8 2025年全市档案工作会议

《规划》实施中的亮点

档案监管力度有所加强

按照《甘肃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修订完善《金昌市档案服务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监督、指导档案服务企业依法依规开展档案工作。已有1家企业获得档案数字化加工保密资质。



受控文件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各部门各单位受控档案整理无固定场所、无法有效监管问题,在市委机要和保密局指导下,筹措16.53万元在市档案馆建立“受控档案工作室”,有效防范受控文件在归档环节发生泄密风险。



规范化率得到极大提升

2021年以来,根据《甘肃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要求,市局分期分批对综合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不同行业档案工作规范化和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全市现有省特级管理单位16个、省一级26个、省二级54个、省三级9个。



项目档案得到有效管控

“十四五”以来参加重大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100余项,项目竣工资料实现“双套”进馆要求,共接收建设工程质保资料3.21万卷、8.25万幅、20.43万条,培训城建档案资料员1200多人次,资料齐全率达到98%以上。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