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兰 州 战 役

发布时间:2012-11-14 18:24:00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教育处  浏览次数:
  


  一、解放前夕的兰州

  抗日战争前,兰州是一座古老的都市,街道狭隘,污秽狼藉,木建房屋,参差不齐。日本侵入中国之后,东南各大都市,相继沦陷,官僚资本及商业资本,逃到兰州的很多,加之"蒋匪反苏反共政策在大西北之扩张,以及美国前副总统威尔基、华来士先后来兰,使兰垣之建筑,以突飞猛进之姿态而趋近代化”,不但城内洋房栉比,即城外五泉山下、西郊七里河一带洋房处处可见。街道亦加宽修筑,即工商、金融、交通诸业,亦与昔日截然不同,其规模仅次于西安。

  兰州市人口,抗战前约15万。到了解放前夕,人口增到约20万至24万。1944年,日军东攻潼关、南陷独山时,一度增至20余万,主要是逃难的官商来到兰州。抗战胜利时,兰州市人口一度减少,后来在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及其暴政压迫之下,甘谷、秦安、通渭之贫苦农民,出现在兰州街头,洋车工人及其他苦力者颇多,此为前所未见者。另外,各县逃避兵役之青壮年,流落兰州,打短工度日,以及失业公务人员与新疆来兰经商者,亦为数不少,估计兰州市人口总数约在廿万至廿四万之间。

  解放前夕,兰州市大工商业多操在官僚之手,经营中小商业者,山陕人较多,菜滩小贩之经营及小职员如录事、书记之类,多本地人,苦力工人多各县之贫苦农民,市郊人民多为菜农,除种部分粮食外,广种菜园,旱烟(五泉山烟名闻全国)。

  二、大兵压境战皋兰

  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在陕西省扶风、眉县地区重创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4个军,将其赶到秦岭及其以南地区后立即挥师陇东、平凉,追歼青海马步芳集团和宁夏马鸿逵集团。在解放军穷追猛打下,"青马”退守兰州,"宁马”退守宁夏。为了阻挡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由南京逃亡到广州的国民党政府,紧急召集马步芳、马鸿逵、胡宗南,举行"西北联防会议”拟制了所谓"兰州会战计划”。即以马步芳集团依托兰州固守,吸引和消耗解放军主力,会同马鸿逵、胡宗南两集团,夹击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

  22日,一野司令部推进到兰州东南的乔家湾(又称乔家营)。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就在兰州构筑了国防工事。后来,马步芳又进行加修加固,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主要阵地构筑了钢筋水泥碉堡群。外斜面有环形人工削壁一至二道,高6至10米,削壁腰部修有暗藏的侧射火力点,削壁外有两层3至6米的外壕,壕内遍布地雷,铁丝网。阵地之间有公路、交通壕连接。马步芳视兰州会战成败为其生死存亡的关键。为死守兰州,将主力几乎全部集中兰州,屯集了大量粮食、弹药并作了精心周密的部署。以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和两个骑兵旅,共5万余人,重点守备南山各要点与城区;以两个军3万余人,控制在兰州东北的靖远、景泰黄河两岸地区,保障兰州左翼安全;以新编成的骑兵军2万余人,控制在临洮、临夏地区,保障兰州右翼安全。

  青海马步芳集团是一支慓悍的异常凶残野蛮的有战斗力的部队。1936年红军西路军向甘肃西部进军中,遭到马步芳骑兵部队的围攻,损失惨重;1948年5月,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陇东地区险遭胡宗南、马步芳的联合夹击。由于没有受到人民解放军的歼灭或歼灭性打击,马步芳等人气焰十分嚣张,宣称"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敌人胆敢进攻兰州,"本署以诱敌于有利地形与之决战,凭天然屏障与既设阵地,举全力一鼓而歼灭之”。

  夺取兰州,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必须进行的一场作战。马步芳决心守兰州,这是人民解放军求之不得的。彭德怀说:"我们不怕他守,而是怕他跑掉。如果他真的不跑,就到了我们把他消灭的时候了。”

  8月4日,彭德怀发布了以歼灭青马为主要目标的进军兰州的作战命令:一兵团附十八兵团之六十二军共3个军,经陇西、临洮、临夏,直捣马步芳的老巢――西宁;十八兵团(欠六十二军)附一兵团之七军共3个军,陈兵西安、宝鸡、天水一线,遏制与进击胡宗南部;十九兵团之六十四军置守固原,进占永靖,控制黄河两岸,严防马鸿逵驰援。到20日,二兵团、十九兵团共5个军,9天追击1400里,解放16座县城,抵达兰州城郊,对该城东、南、西三面成扇状包围的态势。

  8月21日,第2、第19兵团出动9个团的兵力,对兰州外围诸要点发起攻击,敌军凭借坚固工事和有利地形,以猛烈火力顽抗,并趁机向解放军的侧翼实行反冲击。解放军激战一日,不仅没有夺取一个阵地,而且消耗了大量弹药和人员较大伤亡。彭德怀断然下令全线停止攻击。他认为攻击受阻,主要原因一是轻敌,准备不够,步炮协同不好,二是敌人工事坚固,敌人顽强。为此,他要求各部队深入进行思想政治动员,克服急躁轻敌情绪,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仔细侦察地形敌情,开展军事民主,研究进攻的战术,扎扎实实做好准备工作,待命总攻。

  8月23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马步芳既然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似须集中三个兵团全力于兰州战役。”"并须一次打不开而用二次、三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摸清了敌人的部署、工事构筑和地形情况以及马步芳的作战特点后,彭德怀重新调整了部署。8月25日拂晓,攻城部队发起总攻。经过非常激烈的战斗,攻占被称为"兰州锁钥”的沈家岭、狗娃山、古城岭、马架山和皋南山最高峰营盘岭。兰州城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的炮火之下。

  与此同时,第1兵团解放临夏。马步芳深感后方空虚,老巢难保,急从兰州抽调两个骑兵旅回防西宁。同时派亲信到宁夏求援,并急电广州国民党政府,火速督催胡宗南、马鸿逵出兵解围。但是马鸿逵、胡宗南此时都已自身难保,为保存自己实力,他们不肯出动一兵一卒去帮助马步芳。

  担任兰州城防指挥官的是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见外围主阵地一日之内相继失守,伤亡又惨重,外面援军无踪无影,同其父密商后,决定于25日乘夜幕全线秘密通过黄河铁桥,向西宁方向撤退。但是,除马继援等人率一部逃走外,因黄河铁桥迅速被解放军控制,余部成了瓮中之鳖。至26日12时,解放军全歼兰州残敌,解放兰州。

  兰州战役,是西北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第一野战军以伤亡8700余人的代价,歼灭敌人2.7万余人,消灭了马步芳集团的主力,打开了进军青海、宁夏、新疆的门户,加速了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949年8月26日中午,兰州战役刚刚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张宗逊、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和大队人马开进兰州城。

  当天,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张宗逊任主任,张德生、吴鸿宾、韩练成、任谦任副主任。

  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进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战,动摇和瓦解了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统治,彻底摧毁了以马步芳军事集团为核心的西北战略防御体系,加快了青海、宁夏、新疆的解放步伐,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