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董家菜刀

发布时间:2013-03-26 11:06:59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董家菜刀,又称"董”字"梅花”菜刀。它镗薄、刃利。顺手耐用,是甘肃省久负胜名的传统名牌产品。
  董家菜刀,是兰州铁匠董长发首创,相传四代,已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相传远在鸦片战争之前,董长发兄弟俩就在兰州市道升巷开设两间门面的小铁匠铺,制作妇女剪花样的小剪子、小孩玩的小刀子等小型日用刀具。随后,这兄弟俩又根据市场需要,试制家用菜刀,铁勺等产品,生意慢慢活跃,日产菜刀二至四把,相继约五十年历史。
  董长发是董家菜刀的继承人董文祥的曾祖父。董长发去世后,其子继续生产菜刀,并带长子董正仁、次子董正新、三子董正礼,设烘炉两座,把生产重点转向菜刀。其时,菜刀质量亦有很大提高,产量由日产二至四把增至十把上下。约至清朝咸丰年间,董正仁兄弟三人分家居住,董家菜刀由一家扩至三家。兄弟三人各招学徒,生意又有扩大,而且名声渐高。尤其是董正仁,他曾当过厨师,摸准了菜刀的特性,积累了丰富的用刀经验。和俩兄弟分设炉灶后,为了提高菜刀的质量,保持荣誉,他根据祖先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琢磨,先创造出了一种适合厨师用的菜刀。这种刀,前重后轻,前钢宽,后钢窄,顺手耐用,很受厨师欢迎。同时,他又生产出一种家用菜刀。这种家用菜刀的特点是:前轻后重、背厚、镗薄、钢匀,锋利,经久耐用。不捲刃、不掉火,磨时软,用时硬,握手灵活,并实行保退、保换等信用制度,产品行销西北五省区,销路很广,声誉很高。当时,路经兰州的厨师、农民都要到道升巷买把董家菜刀。
  四十年代,董正仁去世后,董正礼的儿子董文样继承了董家菜刀的传统技术,并带学徒,使其技术得以传播,产量亦大为增加。一九五四年,董文祥参加了兰州市第一铁器生产合作社。一九五八年兰州市第一铁器生产合作社併入兰州模具厂,月产达二千二百把,后转入兰州农具厂,一九六九年迁厂酒泉县。目前,由于各地皆重视了产品质量,积极恢复和挖掘传统名牌产品,使董家菜刀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提高。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