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名人档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名人档案

许建业:从容就义贯长虹

发布时间:2024-08-19 10:44:02  作者:周苏华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这是小说《红岩》对革命烈士许云峰牺牲前的描写,其原型之一就是中共地下党员许建业。他一生从事工人运动,经历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革命斗争。

深入煤厂 开展工运


许建业

许建业,四川邻水人,1920年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他的母亲为供其读书,省吃俭用。他也不负众望,于1935年考入邻水县立中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在进步同学欧汝钦等人的带动下,积极投身革命,组织救亡歌咏会,成立抗战壁报社,到城镇乡村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1938年,许建业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邻水县特别支部委员会组织委员、书记。同年底,组织派他前往重庆。离开前,他对妹妹叮嘱道:“我们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为了全身心地抚养我们,并没有改嫁,她真是受尽了苦,现在身体又多病,且年岁已高,望你能理解哥哥,代我多照顾她,把做子女的责任担负起来。”

到重庆后,许建业以白庙子煤厂绞车站管理员这一公开职业为掩护,从事工人运动。该矿设备陈旧简陋,生产方式原始,工人们在暗无天日的井下劳动,受尽剥削。他见大家生活如此艰苦,便拿出大部分工资接济工友,剩余部分则寄回家供养母亲和妹妹。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您老人家不要担心我,儿子在外面生活得很好,工作得很有意义,儿子会给您争气的。”他不仅在生活上帮助工友,还教他们识字、唱歌,并逐步开展革命思想启蒙,宣传抗日救国真理,培养工人骨干。1939年5月1日,为反抗资本家残酷压榨,他带领工友们进行罢工,扼住了煤矿运输咽喉,使矿井内的煤运不出去。矿方得知后,赶忙派了一个负责人到现场,说:“如不赶快开工,凡罢工工人一律开除。”他们毫不退让,坚定地说:“节日上班必须给加班费,否则就不开工。”最终,负责人同意了工人们的要求。通过这次罢工,大家更加信赖许建业。

1939年12月,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派许建业到白庙子煤厂工作及薪金的函。

1941年皖南事变后,许建业到重庆大溪河小学任教,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3年夏,在中共巴县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先后以朝天门粮食仓库和沙湾仓库会计身份为掩护,从事工人运动。两年后,根据组织安排,其又被派到贵州遵义了解情况,开展工作。不久奉命返回重庆,在渝工轮渡公司任会计,继续从事工人运动。

宁死不屈 英勇就义

1948年春,中共重庆地下党在《新华日报》撤离后,办起了《挺进报》,把我们党的政策和解放区战场的胜利消息传给山城人民。对此,国民党反动派极为恐慌,下令限期破坏报纸的出版。随后,特务逮捕了中共重庆城区支部书记任达哉。由于任达哉叛变,许建业(化名杨青)在重庆磁器街的一家茶馆接头时被捕,后关押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敌人对他使用了种种酷刑,其始终坚贞不屈。“特务用担架抬着一个被破旧毯子盖着的人进了渣滓洞楼上八号牢房,担架上的人一动不动,担架下却一路都在滴着血,过了几天,狱中的同志才知道那个被抬进渣滓洞的是许建业同志,他已经被特务酷刑折磨得昏死过去。”国民党反动派又让任达哉出面劝降,他知道后大声怒骂:“劣种,可耻叛徒!”特务徐远举更是威逼说:“我们有四十八套刑罚,你受得了?”他则坚定地回答:“管你四十八套、八十四套,怕了不算共产党员!”

后来,徐远举在罪行供述材料里写道:“我问他的姓名、年龄、籍贯,他一字不答,经用各种酷刑拷打,只说他叫杨青,邻水人……他在酷刑拷打之下宁死不屈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不管我用多少毒刑和什么卑鄙的手法,都动摇不了他的革命意志。他那视死如归、以身殉党的精神,使我感到诧异,当然也萌发我的杀念。”7月,徐远举签报蒋介石等人,请求核准杀害共产党员许建业,并陈述了三条理由:“一是许建业是一条硬汉,根本无诱降的余地;二是不杀许建业就不能瓦解中共地下党组织、软化被捕地下党员;三是怕许建业在监狱中起作用,发生影响。”

7月21日,许建业被押赴刑场。行刑前,他高唱《国际歌》及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就义时年仅28岁。

许建业牺牲后,狱友为吊唁他写下这样的诗句:“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人同。文山大节垂青史,叶挺孤忠有古风。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

1950年2月,重庆市政府批准许建业为革命烈士。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8月9日 总第4173期  第二版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