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瓜州:依法精准施治,书写管档治档“效能答卷”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始终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法规学习、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法治宣传、严格督导检查等举措,打出一套依法治档“组合拳”,推动档案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留存历史记忆、传承文化根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局馆协同,集聚依法治档“向心力”。持续优化“党管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局馆协同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党办的行政综合协调优势、档案馆的业务人才优势,加强局馆协调联动发展,建立局馆联席相互协作、执法检查等制度,做到工作“一盘棋”、分工不分家,形成“1+1>2”的强大工作合力。紧盯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档案室规范化建设、档案安全等,定期组织召开局馆联席会议,及时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档案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构建起了党委领导、党办牵头、局馆联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档案工作格局。
夯实理论根基,练就依法治档“金刚钻”。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办公厅工作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各类会议“第一议题”。将学习档案法律法规作为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抓手,通过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专家授课、视频教学等形式,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甘肃省档案条例》,累计开展档案法规集中学习80余场次。坚持业务培训与学法普法相结合,将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列为档案业务培训内容,常态化举办“兰台讲堂”活动累计40余场次,不断深化全馆档案工作者依法治档意识,以深学笃行为破解工作中的难题指明方向。
完善制度体系,划出依法治档“硬杠杠”。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制度机制,按照新修订的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修订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20余项制度规范。印发《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接收办法》《各单位文书档案电子目录与交换格式》,切实提升了机关档案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国有企业完成“三合一”制度编制和审查工作,从源头抓好档案的形成与收集,有效提高归档工作质量和效率,全县“三合一”制度实现全覆盖。
拓宽宣传渠道,唱好依法治档“好声音”。全面落实档案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充分利用国际档案日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档案法治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等系列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展板、横幅、发放《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甘肃档案工作条例》宣传手册资料、开展档案政策现场咨询、推送公益短信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累计发放宣传彩页1.2万份、推送公益短信1.6万条,实现了档案宣传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声势互动。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法规学习”“以案普法”等专栏,定期推送档案法律法规、工作动态等信息160余期。精心筛选馆藏珍贵档案资料,举办“档案馆开放日”“馆长讲档案”等系列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来馆参观体验,营造起了全社会走近档案、保管保护档案的浓厚氛围。
强化督查指导,提升依法治档“新效能”。以执法检查为抓手,配合县档案局成立专门的执法检查小组,常态化围绕档案法律法规执行情况、馆库建设与管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全县各乡镇、机关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近年来,组织开展执法检查10余场次,推动实现档案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双促进、双加强。深入推行“行政监督与业务指导相结合”“执法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工作模式,做到边检查、边指导,推动基层档案工作规范化和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年度检查任务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复盘讨论,做到精准施策,增强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馆局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