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舟曲县遭受泥石流灾害述略

发布时间:2012-11-14 18:24:00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教育处  浏览次数:
  


  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武都区,北接宕昌县,西南与迭部县、文县和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

  1949年12月10日,西固全境解放,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隶武都专区。1954年,以西固县官亭、沙湾、富坪3乡和岷县东南部析置宕昌县(县人民政府驻宕昌),西固县改设舟曲行政委员会,属甘南自治区。

  1955年,甘南自治区更名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舟曲行政委员会改为舟曲县。境内有白龙江,藏语称为舟曲,因水为名。

  舟曲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常有"山下桃花盛开,山上白雪皑皑”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现出"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景”的气候特点。春季温暖回升快而稳,秋季温凉阴雨多,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但也是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之地。
 
  一、基本情况

  甘肃是全国四大泥石流危害区之一。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运动凶猛、破坏性强、成灾率高的基本特点。其区域分布:一是陇南地区为代表的粘性泥石流区,长江水系的白龙江以及西汉水中、上游约2500条,暴发频率高,危害严重。二是天水市渭河干流两侧,庆阳地区泾、洛河上游,定西地区渭河源头及洮河、大夏河、祖厉河流域,兰州黄河干流及湟水河一带的黄土稀性泥石流区危害面广,灾情较重。三是河西地区,以稀性泥石流为主,暴发频率低,危害一般。全省80%以上的灾害性泥石流发生在7-8月。全省仅1964-1990年就发生11次大规模泥石流灾害,死亡1331人,损失财产超过2.5亿元人民币。

  由于生态恶化,数百年来,舟曲人在频繁的自然灾害面前饱受折磨。据《甘肃自然灾害史》载:新中国建立前300年间,白龙江流域共发生特大旱灾33次,大水灾8次,尤以光绪五年(1879)白龙江洪水冲坍西固(舟曲)西南城垣最为严重。据《舟曲县志》记载,1950年至1990年,舟曲境内有记载的较严重的雹灾、暴雨、山洪灾害多达23次。

  二、调研分析

  1991年6月甘肃省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根据甘肃省计划委员会(甘计国字[89]134号)文件的精神,编制完成了《甘肃省陇南滑坡泥石流整治规划》,包括舟曲县在内。它是甘肃省首次对滑坡泥石流进行大面积区域性全面整体治理的规划,对区内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规律、成因机制、活动特点及作用强度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总结,并依据滑坡泥石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口环境容量,提出有计划整治白龙江中游和西汉水中、上游两片,开发与防治相结合,分期治理。该《规划》认为,"陇南山区是我国泥石流最发育的地区之一”, 滑坡和泥石流是陇南长期以来危害最严重、最普遍的自然灾害。陇南常发生滑坡2万余处,泥石流的区域面积11658平方公里,占陇南(包括舟曲县与秦城区)总面积的30%,泥石流沟6260多处。陇南地区的泥石流区域分布,可分为泥石流沟密集区、较密区、稀疏区,其中位于白龙江干流的舟曲就属于泥石流沟密集区、较密区,也是泥石流作用强烈的区域范围。在陇南历史上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的现象十分普遍,危害严重,"据统计,曾堵断江河的滑坡有10多处,堵江达20多次。”泥石流堵塞江河的现象较滑坡更为普遍,危害更为严重。

  三、 灾害回溯

  建国后,舟曲县发生过多起滑坡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一)据甘肃省政府舟曲县泄流坡踏勘小组报送的《甘肃省舟曲县泄流坡滑坡-泻流带踏勘报告及初步处理意见》中提到,1963年9-11月,位于舟曲县东南7.5公里处,白龙江左岸泄流坡(原名洪积扇)及关家山村一带,发生滑坡。泄流坡滑坡——泻溜带滑坡带的走向上部及中部为北东东向,至泄流坡以下为北北东向,与区域地质构造方向大致吻合。本次滑坡——泻溜带的规模巨大,长约2600米,上部较宽约830米,中部较窄约430米,下部最窄处仅190米,前缘滑舌较宽250米,由滑坡前缘至后缘(分水岭)高差约870米。整个滑坡——泻溜带的面积约1.1平方公里,滑动土体约在2500万立方米以上。

  此滑坡——泻溜带发生于很早以前的历史时期,曾经有过多次滑动。据当地社员和干部谈在1907年以前至少曾滑动过一次。其后1907、1922、1949、1961、1963先后发生过五次巨大的滑动,1962年曾有一个小的滑动。根据访问材料和实地观察仍可分辨历次滑动的概略范围。在以上各次滑动规模各有不同,1962年根据公路破坏情况,估计滑动土体延伸入河床约20余米,1922年及1949年曾堵塞河床宽度的1/3-1/2。1961年曾将白龙江河床全部堵塞,但因滑动土体在河床隆起不高,以致不久漫顶溃决。1963年滑动发生于9月14日。9月24日公路中断,至10月2日滑动土体伸入河床约250米,土体拥起最高处较原河床高约40米,将水流逼向右岸,过水面宽仅7-12米。当时流量约220秒立米,不能全部畅泄,上游水位拥高18.5米,回水长约6.5公里,形成库容约600万立米的天然水库。回水淹没土地120余亩,房屋20余间,滑坡体的土地被破坏约200余亩。实测最大滑动速度每天为19.5米。滑移水平距离,黑山咀一带为300余米,中部泄流坡附近为200余米,河床部分约150余米。据11月21日-24日临时观测有0.07-0.45米的快慢不等的水平位移。为此,甘肃省人委特别关心和重视此一问题,曾电请
中央有关部门派人赴现场调查研究。

  由甘肃省水利厅负责主持,水利电力部、地质部、铁道部及水利电力部西北勘测设计院派人组成短期踏勘小组。从11月16日-11月28日共历时12天。

  综合分析历次滑动的规律及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变化情况:
  1、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发生剧急滑动的频率已逐年增加,从1961年至1963年每年均有滑动,而且滑动规模和强度上更为加剧。
  2、黑山咀以上地区经历次滑动后地形坡度变陡,在中部地段黄土层之下的滑坡床已暴露于裂壁陡坎之上。
  3、经历次滑动后,土体中裂隙加多,滑床附近岩层的结构、构造遭受严重破坏,且有多次滑床产生。
  4、地表天然排水系统,经历次滑动后遭受破坏,雨水大部沿裂缝渗入地下,易于浸润滑坡基床。
  5、白龙江水对前缘滑舌的不断冲刷,将减小前缘的阻力。
  6、地下水的补排条件,虽经滑动时而有局部变化,但对于滑坡床的浸润泥化仍然继续发生作用。

  1963年12月30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给国务院的《关于报送"甘肃省舟曲县泄流坡-泻溜带踏勘报告及初步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甘办孙字第619号)。《报告》对扩大过水断面,提出了两种办法:"一种是开凿隧洞,一种是适当削除泄流坡头。第一种办法工程量最大、施工期长、投资多,在未经过勘察工作之前,尚难施行。第二种办法虽系临时性措施,但对保证明年安全渡汛和以后根治工作都为有利,我们同意采用”。

  (二)1964年舟曲县坪定、杜坝两公社4月18日下午4时突遭暴雨侵袭,降雨仅20余分钟,平地起水3尺。坪定公社的奂坪、柳坪大队最为严重:杜坝公社武都关、弓哈两个大队也遭受了一定损失。坪定公社被洪水冲去大牲畜38头(全是奂坪大队的),羊14只、猪13口、蜂13窝、鸡9只;冲走磨房3座,冲毁淤塞磨渠13条,冲毁便桥7座,大小树木3万余株,肥料62万多斤,冲失社员粮食、面粉250斤,洋芋360斤,被子、衣物10件。两个公社受灾粮食面积1580亩,其中成灾面积1219亩。另外,社员自留地和小片开荒地105亩也受到暴雨冲击。这次灾情,地里的肥料和表土大部分被水冲走,地力大大减弱。舟曲县因暴洪灾损失严重,省财政拨款1.5万元。(甘肃省民政厅《关于金塔、舟曲县受灾情况简报》[64]民社字第220号)

  (三)1981年4月9日上午8时,舟曲县大川公社泄流坡大队(县城东南五公里处),白龙江北岸有一座山峰发生大面积滑坡,滑坡长1600米,宽400米,厚20至30米(1961年曾发生过类似滑坡),该处白龙江江面宽40米,当时被堵拦30多米。4月11日上午6时半至8时40分,曾全部堵死断流,回水向县城方向逼进,形成一个自然水库。截止4月12日上午,回水距县城仅500米,县城到现场中间的公路被全部淹没,交通中断。县城附近的油库被淹,损失汽油230多吨,淹没水地150亩,毁山坡地170亩。山下的泄流坡、安子坪两个生产队共65户、274人。

  当时该地进水量每秒37立方,泄水量只有5、6立方,以致水位以每小时十二公分的速度上涨。从11日晨至12日晨,水位上升3.2米,蓄水已达400至500万方,每天将增加库容150万方,严重威胁舟曲县城和白龙江下游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险情发生后,甘肃省人民政府派年得祥副省长、水利厅副厅长郑治华、总工程师雒鸣岳等8人,前往现场指挥,州、县成立了抢险指挥部。兰州部队十分重视,派作战部崔副部长、兰空负责同志乘直升飞机前往实地勘察,并派一个工兵连支援抢险。省级有关部门紧急动员,积极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紧急通知下游做好防汛准备。

  三天时间里,主要采用小爆破办法疏通河道,但因滑坡土质松软,夹杂大石块,滑坡又一直未停下来,放大炮又怕造成更大的塌方,因此这一段的爆破效果不大。当时泄水口虽已扩至50米,但底部石头越垫越高,泄水量反而逐步减少,库容不断扩大,情况仍十分紧急。除继续采取小爆破、人工开挖办法外,请兰州部队炮兵和工兵配合,排除险情。(甘肃省人民政府给国务院的特急电报《关于舟曲县泄流坡山峰滑坡堵塞白龙江及抢险情况简报》甘机发[1981]123号)

  (四)1982年8月3日至6日的舟曲县立节公社北山庄大队暴雨后地表出现裂缝,降雨期间曾发生泥石流顺沟而下,堵江约3、4分钟。滑裂区的周界弧形裂缝均已形成,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和前沿滑塌,已滑塌的物质约10余万立米,有少量已进入陡坡段,大部仍存前沿附近。滑裂区有三条裂缝横贯东西,裂缝区内东西宽约400余米,南北长约400余米;滑体内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合300来亩,内居社员36户,195人,有房屋240间,耕地150亩。滑裂体总体积约4、5百万立米。区内有一打麦场已塌滑无存,被滑落的耕地有11亩;其前沿西部有一片200多平方米的小树林内的泉水已潜流地下,原泉水出露点以下的土地不断坍塌,林中260立方米大的巨石后的土体裂缝,当月4、5日两天内因降雨又扩张了近一米。

  5月31日经省政府紧急研究确定,由省委农村工作部顾问郝龙同志带领省水利厅、民政厅等单位的同志前往现场观察,协助州、县政府做好防范工作,并决定由省民政厅先安排救灾款二万元,解决搬迁急需和社员生活问题。为了把防范工作做在可能发生的滑坡前头,避免和尽量减少滑坡造成的损失,省政府要求:一、甘南自治州和舟曲县政府要对这一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滑坡引起高度警惕和密切关注,组织科技人员和有经验的干部群众严密监视滑坡带的动态,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动员群众搬出险区,保证人畜安全。二、请州县立即派领导同志亲临现场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和制定防范的各项应急措施,并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派出的甘南工作组去现场帮助工作。三、请你们对滑坡区的情况及防范工作,每天同省防汛指挥部保持联系,重要情况应随时报告。(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政府工作组关于舟曲县北山庄山地滑裂发展情况与预防措施的报告的通知》甘政发[1983]252号)

  (五)1984年7月21日至8月4日,舟曲县连续降雨,大暴雨数场,全县22个乡普遍遭受洪水灾害,除瓦、大峪两乡遭特大灾害,县乡公路和乡村道路、桥梁大部冲毁,沿河及沟坝的土地农田大部冲毁淹没,新出现滑坡230处,滑体内有66个村庄,801户4221人,3900间房屋,倒塌房屋161户,858人,759间,死亡17人。有235户、1327人无吃断顿,211户、1141人无房住、73户、368人无地耕种(。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送阅件[167]号)

  灾情发生后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认为全省的灾情是严重的,武都、成县、西和、礼县、舟曲等重灾区大面积滑坡还没有停止,八、九月份正是我省大汛灾害季节,抗洪抢险救灾的任务还很艰巨。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不能有任何麻痹大意思想,要进一步提高警惕,加强领导,尽职尽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抓紧抓好。(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送阅件[168]号)

  (六)1990年9月,甘南、陇南、天水等地发生暴雨、冰雹自然灾害,其中舟曲县南峪乡发生山体滑坡,损失严重。灾情发生后,穆永吉副省长先后多次召开抗灾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部署救灾应急措施,派出三个工作组帮助抢险救灾。要求发灾各地加强组织领导和监护、监测工作,采取应急措施与长远治理相结合,所需经费通过政府补助、单位支付、群众自筹的途径解决。危户搬迁、群众疏散、财产转移,老弱病残妇幼投亲靠友,以免出现大的事故。省民政为舟曲县南峪乡滑坡危及农户搬迁补助5万元,公路抢修解决经费30万元,省财政解决清理白龙江的江心滩资金5万元,省防汛办解决护堤维护费5万元。(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讨论天水、陇南、甘南发生滑坡灾情对策的会议纪要》 甘政纪[1990]43号)

  另据舟曲县提供的资料显示:

  1991年6月,舟曲县南峪乡发生山体滑坡,白龙江受阻,部分群众房屋、财产、土地被淹没,给群众的生活、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1991年10月26日,舟曲县大川乡两河口铁合金厂福利区北面七沟梁发生山体滑坡,滑坡体斜高难度30余米,平均宽度140米,滑坡面积2.1万平方米,滑坡体积约31.5万立方米。由于发现及时,昼夜检测,并制定了应急措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992年6月,舟曲县硝水沟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位于南面建于旧城墙上的县城建局12间房屋、老龄委6间房屋的地基下陷,人员伤亡不详。灾后县委、县政府强制拆除损毁房屋。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